|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丢失的“香菊”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丢失的“香菊”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9/20 10:15: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那是40多年前的事了。

1978年夏,我初中毕业,离开了校园,新生活开始了,感觉如同获得了自由的鸟儿一样。但是待在家里时间一长,又觉得乏味。于是,闲暇时又捧起了书本,写写画画。

有一天,对面邻居家里住进来一个女孩,年龄同我相仿。她整日很悠闲的样子,或在阳台上看书、或吹口琴,她吹得那些曲子很抒情,《红河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军港之夜》、《太阳岛上》、《芦笙恋歌》等,真的令人回味。

一个雨天,我在家里正在看书,对门邻居邀我去玩扑克。这才知道,那女孩是从东北哈尔滨来她姨姨家散心的,在一月前,她高考落榜后,想换个环境放松一下。

由于经常接触,我们渐渐走得很近,生活变得有色彩了,时间也不那么难熬了。

傍晚,我们常在一起唱歌,或我用吉它弹唱,或她用口琴吹奏。她很有音乐天赋,那首《聚散两依依》的新歌,她很快就会哼唱。在那个时候,港台的流行歌曲,真让我们耳目一新。

除了唱歌,就是找些小说或者有小说的报纸看。有一次,她给了我一本琼瑶的《窗外》,还有一张报纸,指着一篇题目为《丢失的香菊》的文章让我读。琼瑶的书我没什么兴趣,而《丢失的香菊》,读过以后,立即被文中的悲情色彩所感染。我特别喜欢这篇文章,立即将这篇文章小心剪下,夹在自己的书里,以便以后不时地拿出来读读。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一天她来辞行,说要回家去接替她父亲的班,当一名列车员。再后来,她给我来的信上说,整天跟着列车走南闯北,新的生活极为丰富多彩。我也时常把自己的近况写信告诉她。

后来,我读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工人师傅们很喜欢我,看我经常写这写那的,就让我多写点新闻报道之类的文稿,我欣然应允。写什么,怎么写,万事开头难,想起自己最爱的《丢失的香菊》,就翻出来仔细品味揣摩,然后就模仿着写小说。再后来,我已能驾轻就熟地写稿了,就把这纸片搁置了起来。再后来,结婚生子,生活更加忙碌,也就将笔束之高阁了。偶尔,也会想起这篇文章,想看看时,这纸片居然找不着了,最遗憾的是,文章的故事情节都有些模糊了,忘记男女主人公是怎样的相遇、怎样丢失香菊、怎样的造成悲剧了。于是,很想找到这篇文章,可是在那个时候,找报纸是很难的事,而且,也没有精力认真去找,最后便渐渐地淡忘了。

人到中老年,似乎闲暇了一些,又开始了寻求精神食粮,追随新时代生活品质。读书之余,又开始忆起那张《丢失的香菊》的纸片,想起那个曾经给我介绍这篇文章的女孩。

终于,在上网的过程中,寻找到了久违的《丢失的香菊》,一时间,如同见到了老朋友般的亲切,迫不及待地把全文阅读了一遍,把丢失的故事情节重新地又捡了起来。

突然间,又有一个新的想法跳出来,那就是我一定要找到她,找到那个当年和我一同歌唱、一同忧伤的女孩,找回属于我们青葱岁月的印记。(胡仲昌 缪保娟)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