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梁遇春的另类文学观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梁遇春的另类文学观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7/31 8:53: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代著名散文家梁遇春是福建闽侯人,192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暨南大学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1932年6月25日,梁遇春不幸病故,年仅26岁。在短暂的一生中,梁遇春为世人留下了散文集《春醪集》、《泪与笑》。

他撰文追求有新意至今值得人们借鉴与称许。梁遇春说话写文章不喜欢人云亦云,竭力提倡独立思考,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真实感情。他在《“还我头来”及其他》一文中这样写道:“还我头来’是我的口号,我以后只愿说几句自己确实明白了解的话,不去高攀,谈什么问题主义,免得跌重。说的话自然平淡凡庸或者反因为它的淡凡庸而深深地表现出我的性格,因为平淡凡庸的话只有我这鲁拙的人,才能够说出的。无论如何总不至于失掉了头。”从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梁遇春在说话写文章时对鹦鹉学舌是何等反感,并能看出他求新的决心。

在人们热烈讨论人生观之际,梁遇春却反其道而行之,独出心裁地写下《人死观》一文,他在这篇文章中道:“人生观中间的一个重要题不是人生的目的么?可是我们生下来并不是自己情愿的,或者还是万不得已的,所以小孩一落地免不了娇啼几下。既然不是出自我们自己意志要生下来的,我们又怎么能够知道人生的目的呢?我做这篇人死观,无非出自抛砖引玉的野心,希望能够动学者的心,对人死观也在切实研究之后,下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判断。我们对生既然觉得二十四分的单调同乏味,为什么不勇敢地放下一切对生留恋的心思,深深地默想死的滋味。压下一切懦弱无用的恐怖,来对死的本体睇着细看一番。”梁遇春深知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法则,因而对每个人的必然归宿死亡毫不畏惧,坦然自若地写下这篇颇有新意的《人死观》,使人们对生与死有了更明确、科学的看法,作者的探索求新精神的确令人叹服。

许多讲文学原理的书中都认为“文学是一面反映人生最好的镜子,由文学我们可以更明白地认识人生”。梁遇春对此却有不同看法,并在《文学与人生》一文中写道:“文学无非叙述人的精神经验。文学这面镜子是凸凹靠不住的而不能把人生丝毫不苟地反照在上面。许多厌倦人生的人们,居然可以在文学里找出一块避难所来安慰,也是因为文学里的人生同他们所害怕的人生不同的缘故。文学同人生中间永久有一层不可穿破的隔膜。人生是活人,文学不过可以算死人的肢体。以上只能说文学不是人生的镜子,我们不容易由文学里看清人生。不管作家书里所谓人生是不是真的,他们那种人生的态度是值得赞美模仿的。我们读文学是看他们的伟大精神,或者他们的看错人生处正是他们的好处,那么我们又何妨跟他走错呢。”从这篇文章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梁遇春把文学与人生的实质研究得非常透彻因而文中的观点准确、新鲜、振聋发職并耐人寻味,令人拍案叫绝和获益匪浅。如果他在撰文时不锐意求新、深思熟虑是不可能写出这篇传世佳作的。

假如我们都具有梁遇春这种可贵的求新精神,并能百折不挠、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甚至创造奇迹!(曹桂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