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车市竞争激烈 消费者选择空间大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车市竞争激烈 消费者选择空间大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3/15 11:00: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汽车销售2808.1万辆,同比下降2.8%,这是中国汽车全年销量28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下跌。销量下跌给车企产销链带来极大压力,压力传导至终端市场,迫使各车企及销售商在车型、价格、服务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加之,近年来二手车存量增多,市场上出现了新车、二手车拼抢客户的局面,消费者议价及挑选的空间变大。

行业竞争激烈新车较劲性价比

30多岁的小陈是一名私企员工,手头宽裕的他,准备今年为妻子购买一辆小汽车。近期,他几乎跑遍了我市大大小小的汽车销售商,小陈说,4S店的销售人员非常热情,进店后,他们首先会端上温水或饮料,然后再询问我购车预期价位,之后根据价位他们会详细介绍各车型的发动机、变速器、车内空间、安全配置等情况。多数车型都有很大优惠空间,部分车型比刚上市时甚至降价两三万元。“德系、美系、日系、国产的相似车型我都进行了对比”看的多了,小陈说起车来头头是道,他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性价比来看,新车型配置一般比老车型‘高级’,而且各家的优惠也不错,现在,他想再等等,看五一前后,车商做不做活动,如果到时候价格再有松动,他就入手买一辆。“我手头并不宽裕,能省一千是一千”小陈说:“现在同一价位,可供选择的车型太多,而且,最近我看一些新能源车也不错,我想看看新能源车再说。”

走访中,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了解到,近两年各大车企均推出了性价比较高的家用车型,尤其是国产汽车在车型设计、配置、内饰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有些方面甚至比合资车型还要优异,价格上面也有优势,不少消费者在选购新车时都将国产车列为了优先选项。

二手车交易活跃市场走向成熟

 “全市待售的二手汽车估计比新车还多,你想要哪个牌子的车,我们都能帮你定到”,3月12日,在我市一家二手车交易市场内,一位销售经理正向顾客介绍眼前的二手车:“这车价格比新车便宜六七万,车龄短、里程少、车况又好,看上去跟新的一样,绝对比买新车划算。”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二手车交易渐渐火热起来,我市二手车门店也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在泉山、安成铺及淮河新城周边,各型二手汽车每天被擦的干干净净等待消费者挑选。为了便于消费者就近办理过户等手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还专门在泉山万联二手车市场内设置了“淮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联万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一位在该市场内购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的消费者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他从验车、购车到入户、选号、制证,办完一切手续,只用了30多分钟的时间。“经过多年发展,加上网上交易平台的竞争,如今二手汽车交易已经相当规范,利润也比较透明,我们卖车更是将信誉放在第一位,赚口碑”,这家二手车市场负责人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二手汽车交易市场已经越来越成熟,保养、维修等后期服务也都在逐步完善,我们很多顾客曾是买过新车,现又转买二手车的。”

车耗资不菲消费者选车当仔细

走访中,汽车销售人员也提醒广大消费者,汽车是大件商品,耗资不菲,购买前消费者一定要对该车型做一个多方位了解,购车时要仔细查看车辆状况。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投诉数据显示,99个汽车品牌上投诉榜,投诉量排名前十的车企分别是比亚迪、奔驰、宝马、别克、奥迪、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日产、上汽大众、东风本田。汽车相关投诉中,家用轿车投诉占比最高,为62.7%;其次是汽车零部件,占比26.2%,两者合计占比近九成。从消费者投诉问题分类看,2018年汽车相关投诉主要集中于售后服务、合同及质量问题,占比分别为32.2%、20.7%和20.0%,三类问题占比总和超七成。

对此,专业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售后服务问题占比有所增加,合同问题略有降低,虚假宣传和价格争议问题有所提升,质量问题依然不容小觑。针对这问题,专业人士建议,消费者购车前一定要对自身消费权益做一个了解,购车后万一遇到问题,可积极维权。(记者 苏国义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