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集区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难忘2018。
2018年以来,谢家集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紧盯目标,聚焦问题,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预计,201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2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11.7%;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8.18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进出口总额1200余万美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亿元,同比增长8%;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5万元和1.49万元,同比增长7.5%和8.5%。
——项目建设全力攻坚。谢家集区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施家湖光伏、泰隆机械、济仁医院、龙清湾农业生态园等项目顺利投产;德联玻璃、云拓汽车内饰、博致骨科医院等项目即将建成投产;信义光伏二期、新型建材、唐山保庄圩、引江济淮(谢家集段)等项目开工建设;农副产品综合物流园项目正在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全区项目建设呈现梯次推进的良好态势。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谢家集区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和“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截至2018年12月底,新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22.34亿元;在谈项目36个。引进市外、省外项目资金分别为35亿元和31.6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0%和121%。扎实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和“四送一服”活动,截至2018年10月底,宏泰钢铁炼钢及50万吨棒材生产线技改项目、环保、消防、安全等手续全部办结,11月取得规划、土地、房产等相关权证,全部手续齐备,全面投入生产,力争今年实现产值30亿元。盘活了闲置5年的安丰生物地块;引进战略投资者整体收购14万平方米的熙城购物公园、今年2月全面复工;协调解决企业各类疑难问题80余件;全区新申报规上工业企业7家,新增民营经济412户,各类市场主体达1.2万户,增长15.3%。
——平台建设扎实推进。谢家集区着力加快智造园区和高端金属制造产业园两个发展平台建设,智造园区入驻企业82家,较上年增加1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6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2家,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扎实推进宏泰钢铁二期不锈钢项目,积极推进高端金属制造产业园建设。与此同时,该区认真做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土地卫片整改、农村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33项民生工程,大力开展“深重促”信访突出问题整治,“农民轮换工”等一批问题得以妥善解决,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展望2019。
新的一年里,谢家集区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省市民营经济促进大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凝心聚力抓好各项工作。
——抓项目,促投资。谢家集区将按照“六个一批”要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抓好项目调度,主动跟进服务,不断扩大有效投入。确保南澳三期、杜祥新能源等一批新项目顺利达产,力争智造园区全年工业产值实现40亿元;着力加快高端金属制造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以赴推进宏泰二期不锈钢项目;确保总投资15亿元的农副产品物流园、总投资16亿元的国烨新城顺利开工,14万平方米的熙城购物公园2019年底投入运营。
——抓招商,增后劲。谢家集区将进一步增强招商第一要事理念,充分发挥高端金属制造产业园优势,聚集不锈钢生产加工和金属制品企业,尽快形成百亿园区。以高新区智造园区为平台,围绕高新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争创市级重大新兴产业集聚区。加快淮西湖(春申湖)沉陷区治理等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新华医院、市四院、佳乐妇产医院等现有医疗资源,博致骨科医院、济仁医院等重点项目,全力建设区域医养健康中心,进一步丰富宜居宜业城区内涵。
——抓环境,促发展。谢家集区将把优化环境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生命线,筑牢“硬”支撑,全面落实省市《关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用政策扶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强“软”实力,以亲商、安商、富商为宗旨,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努力营造全区上下服务项目、服务招商、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记者 苏强 编辑 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