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第二届“打响文化资源牌”之淮南历史文化撷英征文 > 从“寿县共匪”柯庆施谈起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从“寿县共匪”柯庆施谈起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1/21 8:18:2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928年9月,国民政府武汉警备司令部(时称武汉卫戍司令部)给第六路军总指挥方振武发来电报:“安徽寿县‘共匪’柯庆施、廖冠洲在贵部供职,希扣押送汉。”国民党的情报是有根据的,当时寿县人廖冠洲等就是被方振武安排在该部工作的。同是寿县人的方振武以“查无此人”回复,轻飘飘地敷衍过去了。为安全起见,廖冠洲从此改名为廖运周了。

柯庆施是皖南歙县人,早期在皖的革命活动也主要是在安庆和芜湖一带,为何在国民党电报中被称为“寿县共匪”呢?

柯庆施与寿县渊源很深。1923年春,柯庆施受陈独秀的指派到安庆开展党团活动,正好寿县人柏文蔚出资办了个《新建设日报》,柯庆施便加入了报社,负责编辑副刊及国内新闻。而一同办报的廖梓英、袁子金等也是寿县人,他们一起办报鼓吹裁兵、减轻安徽负担。等到第二年春天,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报馆存在发生了问题,他们经过商量,决定采取自行停刊的方法应对。于是柯庆施跟廖梓英、袁子金等便纷纷离开安庆前往上海,过起了流亡生活,在上海期间柯庆施与廖梓英仍往来不断。

柯庆施为人爽直,早年革命活动时广交朋友,接洽的寿县籍青年学生和党团积极分子很多。比如1923年6月,柯庆施与寿县人薛卓俊等15人一起召开了安庆地方团的成立大会。1923年10月,安庆市学界组织了声讨总统曹锟的集会活动,倪嗣冲派人前往镇压,被通缉的寿县青年学生廖运泽在走投无路之际,得到了学运组织者柯庆施的热情帮助,他指点廖运泽前往广州投奔孙中山,并为他开具了黄埔军校的入学介绍信。最后柯庆施还赠给廖运泽十五块大洋作为路费。扶上马了还送一程,柯庆施与寿县廖氏家族建立的革命友谊也进一步深厚了。

大革命失败后,各地被笼罩着不同程度的“白色恐怖”。1928年上半年,柯庆施在芜湖小钟表铺住地险遭逮捕,逃离芜湖来到上海后,便“住在浙江路之寿阳公,作起上海的寓公了”。寿阳公即寿阳宫,又称寿阳公寓,名义上是由王亚樵所办,实际上是寿县人集资所办,专门向旅沪的进步青年提供食宿和活动场所。廖梓英回忆,1929年下半年他流亡到上海后,柯庆施也是经常去找他,他也以随茶便饭予以招待。廖梓英多次当面提醒柯庆施“小心些,现在局势很坏”。跟廖梓英、廖运周等许多寿县人一起共事,多次由柏文蔚、方振武等寿县人掩护介绍工作,避难也是在寿阳公馆,柯庆施被国民党情报部门称为“寿县共匪”也不足为怪了。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如今在谢家集区杨公镇汤王村,健谈的村民仍会介绍:柯庆施曾经来过汤王庙小学教书,宣传革命、发展党员,解放后他到上海当过市长,村里老一辈人都知道。(王震东)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