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第二届“打响文化资源牌”之淮南历史文化撷英征文 > 淮上名酒“老虎油”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淮上名酒“老虎油”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1/7 9:26:3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上明珠洛河镇在百里长淮名闻遐迩。该镇的中心原先是滨临淮河边的老洛河街,河下有个码头,该码头不仅承载着南来北往的摆渡任务,更主要是漕运的商埠。每天码头上商贾云集,街市上生意兴隆,繁忙的航运拉动了老街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积淀和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洛河市场上的一些精美产品。于此,笔者想着重谈谈洛河酿造师精心研制的历史名酒“老虎油”。

“老虎油”酒于十七世纪末已研制出来并在市场上销售。至十八世纪中叶,即清朝的乾隆年间,此酒已畅销洛河及周边市场,在封建社会,酿酒作坊都是私人经营,规模不可能很大。那时没有铁路,公路也不发达,水路成了交通的主要命脉。因此,那时“老虎油”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常年奔波于千里淮河的船工及商旅人士。

在清朝的康熙至乾隆时期,洛河的“老虎油”酒中含有虎骨酒的成分,具有祛除寒湿的作用,“老虎油”缘此得名。之后随着社会动乱,兵灾四起,乱捕滥猎严重,野生动物日渐减少。久之,“老虎油”酒中极少再有虎骨成分了。此酒以红色曲米为主要原料,再加入肉桂、红花、枸杞、陈皮、丁香等十多味中药,装入大白布袋中,在大锅中添水蒸煮,熬成红色汁液后,将布袋捞起沥尽汁水,趁热加入冰糖或是白糖,搅匀后冷却。随后,将上好的白酒按一定的比例勾兑进去,装入酒坛中。该酒就是“老虎油”。它颜色红润,粘滑挂杯,视角效果好。入口香甜绵软,回味悠长。由于白酒浓度低,含有中药成分,具有滋阴益气,养神健脾作用。老街坊赞誉老虎油“开坛百步香”,实不为过。

为何“老虎油”酒能享誉千里淮河两岸?窃以为,那是因为物美价廉。在洛河南北两街均有酿酒作坊,以靠近河下码头较近的钟北街作坊最多。多家作坊均系自产自销,无中间环节,均在门市销售;又因多家竞争,只有价格向低,才能薄利多销,这种大众化的价格,市民易于接受。一般拿瓶去打散酒,仅伍角多钱一斤。成瓶酒包装较为美观,每两瓶为一封,可以用手提着,每封价在一块五、六。这在旧社会可算是较为时尚的馈赠亲友的佳品。逢年过节时,走亲访友购买礼品酒的络绎不绝。

人们青睐老虎油的另一个原因,是注重该酒的药用价值。人们在饮酒享受生活的同时,兼得药酒舒筋活血、益气健脾之功效。在此必须强调,老虎油酒的消费群体中,更多的是淮河里的行船人和当地的捕鱼、摆渡者。他们长年在船上生活、劳作,中医认为,这些人身上湿气大,进入中老年后浑身腰腿疼痛。饮用此酒,既可解乏,又可活络筋脉,驱散体内湿毒。所以,每到下午和晚上,洛河的钟北街和西小街生意特别兴隆。那些忙碌了一天的船老大将船停靠码头后,上街购物时,总会买回许多“老虎油”酒。(宫崇家)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