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八公山下文明共建 收获满满“幸福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八公山下文明共建 收获满满“幸福感”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2/12 10:57:0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街巷整洁、社区优雅,交通有序、环境怡人,举止有礼、人际和谐……文明是一座城市的追求,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悄然提升着八公山区的品质,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风貌。

八公山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八公山文明建设的“大战场”和展现干部群众新风貌的“大舞台”,努力通过创建为地区群众谋实惠、添幸福。

加强整治维护 街巷道路焕新颜

“现在路面平整了,排水畅通了,路灯亮起来了,不仅方便了出行,我们生活环境也大大得到了改善。”看着连接和平村小区和八公山商业街的大沟楼旁整修一新的道路,家住和平村小区的张先生开心不已,他说,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没有路灯,晚上通行很不方便,这次整修真是造福百姓。

小街小巷空间虽小,却是延伸至老百姓家门口的要道,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小街小巷因为缺乏有效投入和建设,常常困扰着附近居民的出行。为切实解决小街小巷道路破损、设施功能缺损等突出问题,八公山区及时对44条小街小巷开展维护整治,坚持在“精”“细”上下功夫,全面开展沿街立面清“疤”除“癣”整治行动,拆除招牌、条幅等70余处,清理、覆盖小广告120余处,清理乱张贴商业宣传广告40余处,集中清运垃圾2000余吨,拆除各类私搭乱建250余处3800余平方米,打通城市路网“毛细血管”,为群众营造了干净、整洁、舒适的出行环境。

合理规划设置 文明停车路畅通

毁绿停车、一车占多位、停车越线,非机动车道上停车、人行道上停车等现象一直以来影响着居民出行和交通安全,也是文明创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停车难、乱停车问题,八公山区认真研究部署,属地、城管、交通等单位齐上阵,对各路段停车位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合理规划,在有施划停车位条件的路段增划停车位,在丁山路与淮凤路交叉口等交通复杂区域清理停车位,同时利用烂尾废墟空地等,改造建设停车场。

目前,该区已提供机动车停车泊位1500余个,修补非机动车停车位标线标识200余个,有效缓解了群众停车难的问题,受到辖区群众广泛好评。

塑造城市景观 美丽风景悦人心

每一个城市都拥有着其独特的记忆,而和平村城市记忆主题游园就是广大八公山群众对于煤矿的共同回忆。游园占地3万平方米,以城市记忆为主题,将在固定区域展示代表煤矿文化底蕴的煤炭生产设施,建设历史长廊等作为城市记忆名片,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同时,该区还邀请了三位本土画家为游园中灰头土脸的变电箱穿上了彩色的“新衣”,火车头、采煤工人等具有煤矿元素的图画,展现了煤矿工人积极热情、勇敢拼搏、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也让变电箱成为城区一道美丽的街景,给过往群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如火如荼地进行,各种以“文明城市”为主题的个性文化墙出现在大街小巷,各种别样的园林小景观出现在街头巷尾。一项项普惠民生之举,让八公山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得到整体提升,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持之有恒,久久为功。八公山区将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每项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真正使“创城”成为一种理念、一种常态,切实做好“创城”工作常态化管理文章。(记者 何婷婷 通讯员 施雅雯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