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文明创建,让大通有颜值更具气质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文明创建,让大通有颜值更具气质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2/11 10:56:3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在大通城区主要路口都可见到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指挥市民有序地过马路,化作文明交通的美丽注脚。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大通区共组织近50家党政机关及各级文明单位志愿者走上城区8个主要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引导市民争做文明交通的宣传员、参与者。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环境整治是基础。近日,大通区坚持区乡(镇、街道)联动开展了一次环境整治集中行动,对辖区主次道路两侧、小区周边的出店经营行为、乱堆乱放杂物再次进行集中清理,进一步净化了城乡环境。

通过两个事例看创建,彰显大通区文明城市创建的力度。今年以来,大通区坚持内外兼修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净化美化城区环境,打造宜居之城;涵养干群“精气神”,打造精神高地,让大通有颜值更具气质。

打造宜居城区,让大通颜值更高

城市文明,最直观的体现是城市环境。

该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庆东路、洞山东路、田大南路、朝阳东路等主干道开展整治提升工程,投入180万元对全区28条小街小巷、黑臭水体进行整治。实施“绿地行动”,建设环铁路、园艺路、窑神庙二期3个游园。开展空中线缆整治,移除主次干道歪斜、废弃等线杆,捆扎低垂、散乱线缆。

市场环境是城区文明的窗口。该区加强市场环境整治,目前已完成九龙岗、洛河、上窑菜市场标准化改造,正加快实施南城市场和金丰易居菜市场提升改造工程。开展整治小餐饮小作坊和文明诚信经营户评选活动,确保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达标。

坚持城乡一体,推进文明创建。该区探索建立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全区61个村(社区)划分为310个创建网格责任区,每名村(社区)“两委”成员及工作人员至少担任一处网格的网格长,推动创建任务落细落实。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组织50余家文明单位(校园)深入15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和谐社区品质,先期打造了洛河、新建、居南3个主题社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健全完善农村垃圾收集、治理体系。

打造精神高地,让大通气质更美

一个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精神。

志愿服务,点亮道德灯塔。今年以来,该区共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志愿者服务一条街”“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绿色文明”等服务活动50多场次。

道德模范是宝贵精神财富。区文明委组织开展了“大通好人”评选活动,8位居民荣获“大通好人”称号。同时,在大通街道居仁村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小区,各社区设立了好人墙800平方米,擦亮了好人名片。

在美丽乡村,各乡镇精选以反映农村索要高价彩礼、铺张浪费为题材的戏曲节目,在全区巡回演出48场次,以戏说事、用戏明理,培育时代文明新风。开展“评乡贤”活动,广泛宣传乡贤文化,让乡贤文化浸润美丽乡村。建立并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婚丧嫁娶事宜报告制度,全区546名干部以个人身份签署了“移风易俗”承诺书。指导全区46个村制定村规民约,明确农村红白事参照标准,推荐乡贤、老干部加入红白理事会,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祭祀雅办、小事不办”。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评选,表彰先进模范、各级好人、标兵等260余名,倡树文明新风尚。

内外兼修,让大通有颜值更具气质。如今,文明城市创建已化作大通干群的自觉行动,塑造的是一城文明风、满目幸福景,涵养的是甘于奉献、争光添彩的“精气神”。(记者 朱庆磊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