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德耀淮南 > 他用左手抒写不平凡的教育事业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他用左手抒写不平凡的教育事业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1/26 10:47:2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古沟民族中学是潘集区一所普通农村民族中学。可在这里却有一位“不平凡”的老师,在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他仅用一只左手在三尺讲台之上书写着教育人生,十几年来,他所开设的“爱心银行”为百余名家庭贫困的孩子提供了帮助。他就是身残志坚的马兆春老师。

“身材瘦小,眼睛有神!管理创新,心系学生!”这是人们对马兆春的第一印象和评价。2001年,马兆春参加了工作,教学中他任劳任怨,连续十几年带初三毕业班,教学成绩十分优秀。马兆春家离学校有10多里路,大多数情况下他都步行上下班,由于从小患病导致腿脚和右手不便,遇到雨雪天气走路就更困难,但他上班从未迟到,每天早晨6时从家出发,7时就到校开始一天的工作,他的教学风格严肃而活泼,不但学生喜欢上他的课,就连同事、校领导都为他称赞。

在班级管理上,马兆春一直把家访和电话与家长沟通作为管理的一大法宝。每学期他都为班级的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通过进行家访或者电话与学生家长联系,对孩子以及家庭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便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每天他还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们辅导功课,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并把学生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视为自己最大的欣慰。

众所周知,农村学校是学生辍学高发的地方,对于那些因家庭贫困原因而辍学的孩子,十几年来,马兆春已经帮助了十几名孩子重新回到学校完成了学业。有一次,一名学生让同学带话给马兆春说他不念书了。马兆春听到后很着急,当天就赶到了这位同学家了解情况。原来,这位同学是由于母亲病故,奶奶生病在床,爸爸不能外出打工,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才决定辍学在家做些农活。马兆春并没有放弃,一趟,两趟,三趟……终于说服并感动了孩子爸爸。在马兆春的帮助下,这名学生又重新回到了学校,顺利考上了重点高中。

工作十几年来,马兆春的“爱心银行”也帮助了百余名孩子,这个“爱心银行”也让受助的孩子们心中一直温暖如春。古沟民族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有的孩子家离学校很远,遇到大雨、大雪天气,家远的孩子就没办法回家。由于很多农村孩子包括留守儿童在内是没有零用钱的,中午吃饭就成了问题,有时候孩子们在学校生病也需要用钱看病。每学期开学后,马兆春都给班长100元钱作为“爱心银行”里的爱心基金,班上的孩子们遇到没钱买书、没钱吃饭、没钱看病、没钱回家等困难时,只要在班长处签个名,就可领取一笔爱心基金,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大部分同学过了一段时间都会主动把钱重新存上,“爱心银行”不但是马兆春管理班级的一张亮丽名片,也留住了学生,多年来无人辍学。

全国优秀教师、安徽最美乡村教师、淮南好人、淮南市道德模范、淮南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在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马兆春帮助过许多学生,也获得了很多荣誉,他说,在今后的工作中,还会把更多的爱心与知识无私奉献给农村的孩子们。(记者 李严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