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聚焦基层文明创建,探索建立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结合人口状况、区域布局、便于管理等因素,将全区61个村(社区)划分为310个创建网格责任区,每名村(社区)“两委”成员及工作人员至少担任一处网格的网格长,推动创建任务落细落实。
记者近日深入大通街道居南社区采访时发现,在社区网格显著位置都公示了网格长姓名、照片、职务、联系方式、工作职责等信息。居南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网格长”是网格文明创建的责任人,负责巡查网格的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基础设施、公益宣传等内容,定期填写巡查台账,及时报各村(社区)。
为确保文明创建网格化管理见成效,该区注重发挥“网格长”作用,建立了“巡查排查、上报问题、劝导劝阻、切实整改、成效反馈”的工作程序,加大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基础设施、公益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切实做到问题发现无遗漏,治理无盲区、监管全领域、时间全覆盖,实现了“问题在网格及时发现、职能向网格精准推送、资源向网格快速调配、事件在网格快速解决”的良性循环。大通区创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管理力度,根据市第三方测评问题清单和区创城办督查问题,将责任直接落实到网格长,由网格长督促整改落实,及时复查,彻底解决难题。(记者 朱庆磊 编辑 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