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一款叫做“小蜜蜂”的共享电动车正式进驻寿县。自此,一辆辆清新灵活的黄色电动车开始自由地穿梭于大街小巷,成为千年古城一道靓丽风景。它的成功立足表明了寿县对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共享经济的主动接纳,更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青春与活力。
凭着智能便捷、价格亲民的鲜明优势,共享电动车迅速吸引了以青年一代为主体的首批使用者并不断向人群扩散,服务着越来越多的市民朋友。但是,随之而来的负面现象也开始出现,如人为损坏“小蜜蜂”,私自上锁,乱停乱放,这些行为已经损害了城市形象。正如“小蜜蜂”刚进寿县时一位网友所说:“这是寿县人的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看清自己。”显然,部分市民的表现并不合格,与文明还有一段距离。
共享电动车的上述乱象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运营商也采取了许多解决办法。设置举报系统,举报车辆损坏或者上私锁的可以获得奖励券;划定文明停车区域,对于把车辆停放到指定位置的可以享受打折优惠。尽管如此,要让“小蜜蜂”为城市美丽“加分”,为城市文明添彩,关键还是在于市民自身要提高素养。
要善待“小蜜蜂”。城市之美,美在外在的市容市貌,更美在市民的日常行为和内在心灵。不能因为共享电动车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就可以随意损坏,不能为了自己方便就想当然地上一把锁。不管是自己的、他人的,还是集体的、公共的,都是能够为人服务的物品,爱惜物品是人之美德,社会公德。“小蜜蜂”带给我们的也不仅是解决了出行的难题,更是在传播共享的理念和文化。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今天你损坏的,或许就是明天你急需使用的;今天因为你上锁的错误示范,或许明天别人也会错误效仿,既然是共享,就更没理由随意损坏或者独自占有。
要文明停放“小蜜蜂”。在小区,在街道,总会看到一些“小蜜蜂”挡住了人行通道,甚至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特别是在老城区,道路本来就窄,既影响了城市美观,也给交通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如果只顾图方便,图省事,把城市形象不当回事,即便共享单车的运营商对APP系统再优化升级、对停车区域再精细指定,文明停车依然难尽人意。做个假设,系统已经能够精确到所有的共享电动车只能停放在人行道与马路之间的空余地带,因为没有桩固定,还是会有人横七竖八地停放,要做到一字排开、整齐划一仍然需要个人自觉。实现文明停车,其实也不难,只要多挪那么几步就可以。
寿县城是千年古城,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捍卫她的荣誉,维护她的形象。共享经济为古城带来了新景象,为市民提供了新便利,也给我们提出了新考验。面对共享电动车这个新生事物,市民素质不能“缺位”,要文明使用“小蜜蜂”,莫让其成了城市形象的“扣分项”。(全封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