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路名,是一张城市名片。近期,有热心市民写信反映“淮南市的路名怎么了”,表示对市区尤其是山南新区“经”“纬”等“路名”的不解,也对地名命名工作提出个人建议意见。为此,记者采访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同志。
“市民来信反映的‘经X路’‘纬X路’等情况,经核实,‘经’‘纬’路名是初期规划时使用的临时名称。自2010年11月18日后,应当统一规范使用经市政府批准的标准地名。市民反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地名不够严谨和规范。”市民政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近期,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将给有关部门发函,督促其规范使用标准地名。
“我市城市路名命名,尤其是山南新区路名命名,充分汇集民智、集思广义。”据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针对山南新区建设发展需要,2008年市地名办启动了主次干道命名工作,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山南新区道路名称有奖征集活动,共收到12位省、市热心人士来稿,在此基础上,邀请市有关部门人员组成专家组,按照《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对来稿进行提炼和整理,分别于2009年、2010年两次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最终编订完成《淮南市山南新区道路规划命名方案》,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于2010年11月18日在《淮南日报》第三版进行了公示。
“为规范全市地名命名工作,2011年启动了城区地名总体规划工作,2014年7月正式编制完成《淮南市城区地名总体规划(2013-2020)》,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市民政局负责同志表示,该《规划》对全市城区主要地名命名进行了整体规划,其中就包含道路、小区等命名。按照市地名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将此《规划》分别送至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局、市建委、市城管局等多家单位,并与有关单位进行了对接,确保工作衔接到位。当年,淮南市被民政部评为首批“全国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市”。
关于路牌设置工作,市民政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按照市地名委员会职责,市民政局负责全市城区道路名称标识(即道路标牌)设立、维护等工作。2018年9月20日,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将路牌设置及维护移交相关单位具体实施,民政部门进行业务监管。(记者 朱庆磊 编辑 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