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让美丽因子渗透乡村每个角落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让美丽因子渗透乡村每个角落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0/31 9:14:4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美丽因子渗透乡村每个角落

九龙岗镇王楼村,是大通区较为偏远的一个村。今年以来,村民发现村庄环境在悄然改变:村里有了保洁员,每天负责清运生活垃圾;改造后的卫生厕所已投入使用。“村庄环境变美了,群众心情变好了,渐渐养成了文明卫生的好习惯。”村民李启兰说。

王楼村的美丽嬗变,折射农村环境提升行动成效。今年以来,我市以实施农村环境提升行动为抓手,实施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工程,让广袤乡村不仅有颜值更有气质。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市出台了《淮南市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办法》《淮南市美丽乡村长效管护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截至目前,2017年度的10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8个省级中心村整治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做好迎接省级考核验收准备工作;2018年度的6个省级中心村正加快建设,进一步扩大美丽乡村覆盖面。

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我市认真总结农村改厕试点经验,选择可复制、能推广的改厕模式,全面铺开农村厕所专项整治工作,今年计划完成5万户自然村常住户改厕(含省级下达的44530户改厕任务)、全市乡镇政府驻地和乡村学校旱厕改造。工作中,我市注重建立农户改厕工作台账,收集完备档案资料,及时录入网上信息;注重改厕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农村户厕建设规范》,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截至9月底,我市已全面完成农户改厕50089户。

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整治。深化“向垃圾宣战”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提升“三清两化”标准。开展秩序整治,做到街道及公共场所管理规范有序,无占道经营、违章停车、小广告乱张贴等现象。实行户收集、村集中、乡镇(管理公司)转运、市东部垃圾填埋场和寿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统一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委托第三方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测评工作。各县区均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管理,每年共计投入约22365万元,委托专业公司负责乡镇政府驻地和村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配置了转运车249辆和保洁人员6874人。

深入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在乡镇政府驻地、美丽乡村中心村、市级以上文明村镇、列入“十三五”农村环境整治任务的建制村、水源地重点地区等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今年,我市全面推进2017年省级下达33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全面启动2018年省级下达的20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治理任务,2019年底完成建设。截至9月底, 2017年任务共建成26个,其中25个投入运行;正加快实施2018年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提升污水处理能力,配套完善污水收集管网。

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深化拓展文明村镇创建,提升农村群众文明素质,革除大操大办、炫富比阔、厚葬薄养、赌博迷信等陈规陋习,有效杜绝公共场所争吵谩骂、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木等不文明行为。我市印发了《关于全市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指导意见》,推动移风易俗。大力宣传贯彻《淮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开展“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活动。不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放映电影活动,制定完善“农村体育健身”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市级第八届文明乡镇、第七届文明村和第七届文明社区评选活动;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了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身边好人、脱贫攻坚好人等评选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党建促创建 党员当先锋”活动、“万名志愿者 共创文明城”集中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点亮城市文明之光。(记者 朱庆磊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