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赛场外的“竞技奔跑”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赛场外的“竞技奔跑”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0/23 9:06:0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18淮南国际马拉松赛服务保障综述

2018淮南国际马拉松赛的大幕已经落下,市民们参与、分享这场全城狂欢的热情仍未见消退。昨夜今晨,报纸电视里、网络论坛上、微信留言中,一个个激情燃烧的瞬间跃然纸上,一张张暖心动人的笑脸绽放荧屏,一条条自豪祝福的帖子点赞流淌……

大赛的圆满成功,不仅折射出淮南举办大型赛事活动的能力水平,彰显着淮南人民喜赴盛会、笑迎宾客的文明热情,也记录下全市各行各业昂扬向上、奋勇争先的场外“竞技”比拼。自今年8月赛事组委会成立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筹备工作会议,协调调度各县区、参与部门领职认责、履职尽责,体育、公安、城管等牵头单位提前谋划部署、细化方案预案。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攻坚克难、戮力同心,强力保障组织、筹备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半马升全马,往年经验难以复制。”市体育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健康淮南”和“体育强市”建设步伐,我市今年升级举办全程马拉松比赛,赛道设置、服务保障等工作均不同以往,规模、人数也为历届之最。市体育局作为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所在地,是筹备工作的核心单位,大到赛事组织协调,小到移动公厕布置,几乎全程参与。赛事进入倒计时后,又恰逢省十四运进入各项目决赛集中期,许多工作人员身兼多职,连续加班无休。

“今年线路延长一倍,参与人数何止万计!”市公安局现场指挥人员告诉记者,面对不同寻常的安保压力,市公安局专门成立安保工作指挥部,抽调局机关、各警种及分县局近2000名警力,成立交通、消防、通讯等14个专门工作组,围绕山北、舜耕山、山南3个片区开展安保工作,并在现场设置线路控制、定点看护、治安处突、交通秩序4类岗位。交警部门提前一天介入赛事,安排警力从20日22时起对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协助组委会做好起终点设施设备的搭建布置等工作。各区域安保警力于21日清晨6时全部到位上岗,对赛道进行清理管控,强力确保赛事安全顺利举办。
比赛当天,在各服务点、功能区和赛道两旁,不时可见朝气蓬勃的青年志愿者身影。这些头戴小红帽的姑娘小伙们,始终面带着微笑,不停往返穿梭,现场开展赛道指引、补给发放等志愿服务。“孩子们凌晨5点半就已到达指定区域,基本都没吃早饭。”现场负责的团市委人员告诉记者,本次赛事,共从安理大、淮南师院、淮南联大、淮南卫校选拔、招募了1700名志愿者,组织开展了马拉松赛知识、志愿服务理念等方面的培训和实地演练。志愿者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热情服务赛事,贡献青春力量,成为赛道两侧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今年赛道情况更复杂,我们提前制定了医疗应急预案。”在比赛现场,身着白大褂、肩背急救箱的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医院派出一支由内外科、急诊科、康复中心等科室百余人组成的医疗保障队伍和4辆救护、设备车辆现场值守,并在赛道4个固定医疗点配足各类抢救药品、冰袋、理疗床等物品。比赛期间和赛后,很多群众因缺乏长跑日常训练,出现肌肉酸痛抽筋、心律失常、关节损伤等症状,医疗队现场救治群众多达400余人,并将其中较重的2人用救护车送至医院救治,目前均已好转。

……

奔跑,不仅仅局限在赛道上。赛事举办期间,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用坚守和付出,充分展示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职业风采,共同为这座城市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宴,书写着淮南人民引以为傲、足以自豪的马拉松精神!(记者 陈崇韧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