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扶贫人 扶贫事 > 勤劳奋斗走出脱贫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勤劳奋斗走出脱贫路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0/22 8:57:3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日子终究是一年比一年好啦,趁还能干得动,明年我想再种点别的,把土地充分利用起来,以后收入能再高一点。”日前,王彦才老人对前来走访的田家庵区委宣传部扶贫干部说。

现年62岁的王彦才是田家庵区史院乡涧坝村小圩组人,因老伴和女儿患重病去世,小孙子患有癫痫病,因病致贫,是典型的因病致贫贫困户。2014年,田家庵区史院乡为其建档立卡,帮助他办理了低保救助、代交新农合、免交灌溉用水、补助生活用电等,基本生活有所保障,让王彦才一家在重压之下喘了口气。

“有了免费医疗政策,小孙子的病也有希望了。”王彦才老人握着扶贫工作人员的手感动地说。据悉,在医疗扶贫政策下,王彦才一家签约了家庭医生,享受了“351”“180”政策,让王彦才心里悬着的一颗石头落了地。“文化扶贫赠送32寸液晶电视机,免费安装户户通;教育扶贫免了孩子的学费;光伏扶贫增加了家里的收入……”王彦才老人满怀感恩地细数党的扶贫好政策。

无业不富。如今,当地政府帮扶建设的单体温室大棚让王彦才脱贫的信心更足了,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王彦才种植了甜瓜,获得了好收成。“苦了谁都不能苦了孩子,只要我还能干得动,就要让孙子吃饱饭。”这是王彦才的决心,也是王彦才的动力。2017年,王彦才家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余元,成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现在每月的定期随访,王彦才跟扶贫人员诉说最多的就是目前的一日好过一日的生活状态,星星点点地说着自己未来的计划,还想干点啥,还能干点啥,积极的心态也鼓舞着扶贫队伍的热情。

“扶贫先扶志,只有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才能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脱贫’,彻底拔除穷根、消除贫困。”区委宣传部扶贫干部告诉记者,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王彦才勤劳肯干,迈开了脱贫的步子、摘下了贫困的帽子、走出了致富的路子,为身边的贫困群众脱贫树立了好榜样。(通讯员 吴喆敏 记者 李东华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