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文明自觉”撑起城市文明新高度
这个秋天,漫步淮南街头,一股蓬勃生长、向上向善的新风扑面而来: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人多了,马路上随意闯红灯的人少了,一个个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街头、社区……一个转弯、一次凝眸,总能与文明不期而遇。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最美底色,是一座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持续深化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公民文明自觉,支撑起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淮南的文明新高度。
追梦文明,吹响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号角
追梦文明,淮南一直在路上。2017年,淮南荣获“第四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蝉联三届“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2018年2月,喜讯再次传来:淮南入选2018至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这意味着我市拿到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我们距离全国文明城市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梦想在前,路在脚下。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标——通过3年的扎实工作,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各项文明城市测评指标全面达标,力争到2020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号角吹响,全民行动。我市坚持高规格推进,成立了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行文明创建“路长”制度,由市领导亲自担任城市主次干道的“路长”,包保该路段的文明创建工作,并负责该路段沿线的一个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市领导率先垂范,带动全民参与,全市上下奏响了全民创城的大合唱。
追梦文明,人人都是主人翁和参与者
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晨曦中,市民李大爷晨练完毕,在龙湖公园凉亭内小憩。“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他指着一幅“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说。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体。如何让主体变得积极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市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让“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公益广告与群众天天见,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将文明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让市民成为城市文明的“代言人”。
融于市民日常生活,让核心价值观人人践行。“有序排队不插队,上下电梯不争抢,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从今年8月开始,市民会收到“践行淮南文明18条”的公益短信,引导市民做文明人、行文明事。聚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我市印发《淮南市市民文明手册》等10万多份;以“文明行车 文明行走 全民行动”主题创建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等系列活动;开展“不文明行为有奖随手拍”活动,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建立报纸、电视、网络、户外电子屏等全媒体曝光平台,让文明永驻心间。
融入道德典型评选,让核心价值观彰显力量。道德模范是一个城市的精神财富。我市广泛开展“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淮南”实践活动,今年1至9月,全市共评选出34位淮南好人,共有7人当选中国好人、11人当选安徽好人,目前全市共有52人当选“中国好人”、190人当选“安徽好人”或获提名奖。用好淮南好人馆,面向全体市民免费开放,今年以来参观达3万多人次。举办道德讲堂200余场,举办全市性道德讲堂总堂、道德讲堂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6场。组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市作巡回报告,截至目前共开展了9场宣讲活动,使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在全社会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融入主题创建活动,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我市广泛开展市级第八届文明乡镇、第七届文明村和第七届文明社区评选活动,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身边好人、脱贫攻坚好人等评选宣传活动,开展“党建促创建 党员当先锋”活动。开展“文明单位帮扶社区 结对共创文明城”活动,全市所有(162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分配到五个区,结对帮扶一个社区。开展第十八届市级文明单位评选活动,积极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辐射延伸,扩大文明单位创建覆盖面、影响力。开展首届淮南市文明家庭表彰活动,评选出18户首届淮南市文明家庭,举办了“传承好家风 共建文明城”首届淮南市文明家庭颁奖典礼。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隆重表彰首届淮南市文明校园,淮师附小当选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开展文明窗口(行业)创建活动,优化服务环境,提升职工素质,提升服务效率,完善投诉机制,树立文明有序、便捷高效的“窗口”形象。聚焦培育时代新风,广泛开展“光盘行动”和文明餐桌活动。
融入志愿服务活动,让核心价值观奏响和谐之音。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在城区十字路口,市民在身穿红马夹“文明劝导员”的引导下,有序的等待、过马路,成为一道文明风景线。我市认真贯彻《志愿服务条例》,把学雷锋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开展“万名志愿者 共创文明城”集中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今年以来,我市获评安徽省学雷锋示范点1个、岗位学雷锋标兵1个、“月评十佳”优秀志愿服务典型6个,评选淮南市优秀志愿服务典型20个、学雷锋示范点20个、岗位学雷锋标兵20个,“洪贵”税官志愿者服务队、安徽华联商厦分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和第四批全国学雷锋示范点荣誉称号。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日常生活、道德典型评选、主题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汇聚起向上向善强大正能量。市民说,如今市民素质在提高,城市文明在提升,淮南正逐步展现最美的城市气质。
【记者手记】 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凝聚起最大合力。我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日常生活、道德典型评选、主题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全体市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推动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声有色开展,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公民文明自觉的持续提升,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分添彩,支撑起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淮南的文明新高度。(记者 朱庆磊 编辑 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