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集区大力培育文明家庭倡导文明新风走笔
2016年3月10日上午8点30分,30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混液搭乘当日飞机从合肥直抵广西南宁,及时挽救了一位花季女孩的生命。同时飞抵南宁的,还有鲍广红、淮南市红十字会的7000元慰问金。
鲍广红,谢家集区第六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因淮南市红十字会的一个电话,他和广西南宁罹患白血病的90后女孩结了缘。当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女孩急需配型成功的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来挽救生命时,鲍广红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便同意捐献。从素未相识,到倾心解难,鲍广红说:“我们真的是有缘分,我了解了一下,患白血病的广西女孩是在一次献血过程中偶然发现自己患病的,我觉得既然能配上型,就一定要救她。”
鲍广红的善行义举,不仅收到了广西女孩的道谢信,更得到了来自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妻子夸他有人格魅力,儿子把爸爸当做自己的偶像。鲍广红的一言一行,正在不断塑造着文明家庭的文明新风。
同样令人感动的还有李秀华,一位自强不息的“女战士”,李秀华自小下肢残疾,但她没有被生活打倒,李秀华的父母经常开导她,面对生活,要淡然相对,拿得起,放得下。在良好的家风家教熏陶下,在家人的陪伴和鼓励下,李秀华通过自考获得了大学专科学历,二十来岁时,李秀华自己开办了一家租书店,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李秀华积极参与公益活动,“5·12”汶川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大地震,她多次向灾区捐助衣物和钱款。同时,李秀华还克服身体不便,主动担任了社区辅导点一个单亲家庭的辅导员,义务辅导一个一年级的女生学习。小女孩的家长经常不在身边,李秀华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陪小女孩聊天、学习、玩乐,让小女孩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
正是这样一位身残志坚的“女战士”,来自家庭教育的涵养让她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积极健康的家庭观让她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她用行动帮助他人,活出了别样的风采。
鲍广红家庭、李秀华家庭均被评为了淮南市首届文明家庭。
文明家庭涵育文明家风,文明家风滋养社会风尚。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人生有重要启蒙作用,很多价值观的形成是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鲍广红的事迹感染着儿子,让儿子知道何为善行;李秀华的家庭让她勇敢面对生活,人生有了蓬勃活力。前者让我们懂得,文明家风的形成,是家庭成员一言一行的实践;后者让我们欣慰,文明家风的滋润,让一个个生命即使经历困苦磨难,也能如沐春风、坚强挺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广泛宣传“好家风”先进事迹,今年谢家集区组织开展了首届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并在所有村镇、社区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围绕各级各类文明家庭、文明户进行巡回演讲30余次,充分弘扬了“好家风”的社会正能量。
谢家集区文明办负责同志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区文明委的工作部署,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文明家庭系列评选活动的力度,充分挖掘具有家风传承示范引领作用的好家庭、好故事,做好宣传,鼓励广大市民以实践行动打造文明家庭,涵育文明家风,共建文明城。”(通讯员 戴成胜 记者 苏 强 编辑 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