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激荡40年”征文 > 舜耕山远眺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舜耕山远眺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7/23 10:46:3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高望远”是个不用解释就能理会其意并熟练运用的成语。居住在舜耕山北麓,想要“登高望远”,最捷径的就是攀登舜耕山。回想起四十多年前第一次登山,那可是真得登高望远,而且比现在望得要远多了。

那是1975年刚到淮南工作,从单位门口的陈洞路上一眼就望到正南方向的舜耕山,虽然山不算高,但对于在苏北黄淮冲积平原长大、从来没见过山的我来说,还是很有一番新鲜感觉和猎奇兴趣的,于是在一个厂休日下午登上了舜耕山。

从山脚到山顶也就头十分钟时间,站在山顶四下鸟瞰,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是黄土覆盖的绵延小山,只有南边山窝里有一片农田,星星点点地分布着一些农舍。好看的都在北边,远方的淮河像一根银色的丝带,蜿蜒曲折的东流飘洒而去,鼓起的白风帆,悠长的拖船队,像是点缀在这银丝带上的碎花彩纹,丰富了淮河的色彩。田家庵紧傍淮河岸边,挨着的是发电厂矗立的烟囱,再过去就是田东工业区。靠近些是横贯东西的国庆路,当时还是石子路面,汽车不多,一辆车驰过,追寻它的是扬起的一路风尘。国庆路南边都是农田,一直到老市委和公安局才开始有点建筑。再过来就是铁路,一声汽笛长鸣,升腾的浓烟和奔驰的列车开始竞跑。老火车站西边的煤场,等着买煤的架子车、手推车、三轮车排着长队,等待购煤……起风了,山上漫起一片黄尘,这没有一丝绿色的荒山,当时的梦想也就是希望舜耕山能够尽快绿起来。

与改革开放同步,淮南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从1979年开始了。虽然工作单位有过变动,但植树任务哪儿都有,我连续十年参加了所在单位的植树造林,舜耕山及周边四座山头有我栽种的树,少说也有百十来棵吧。因为每次植树都是带着任务去,跟着集体回,竟没有时间登上峰顶远眺改革开放中充满活力的淮南。直到1992年搬到山脚下居住,天天都有了和舜耕山亲密接触的机会,正好那年舜耕山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知道自己参与的劳动成果获得国家承认,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登山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1998年的一天,我兴致勃勃地陪着苏北出差过来的一位同学登上山顶,向他介绍着美丽的淮南。“向北两公里就是淮河,我们上学时地理书上说的,淮河和秦岭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视野中的淮河已经消失了,被栉次鳞比的高楼大厦完全遮挡,田家庵和洞山早就连成一片。那点点白帆,那悠悠拖队,只能作为乡愁停留在恍如隔世的记忆中。连绵起伏的山头已经一片翠绿。可惜往南一瞅还是荒山秃岭,几个采石塘口历历在目。这北绿南黄的景象令同学大惑不解,我苦笑着告诉他,往南就不是淮南的地盘了。这时候真梦想有一天舜耕山能够完整地美起来。

2004年,国务院批准山南七乡镇划归淮南市,舜耕山成为城中山,把舜耕山作为城市的绿肺来美化,成为全市人民的期盼。不愧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短短几年时间,荒秃的舜耕山南麓就披上一层翠绿,十年树木,现在终成森林。2013年环山路建成之后,舜耕山成为全市人民向往的地方。山顶上舜耕亭、清风亭、半山亭遥遥相望,山窝里仙女湖、月季园、梅花岭景景依连,沿着环山道左曲右拐,一条条石阶步道曲径通幽。清早晨练和傍晚散步的人群之多,不亚于商贸文化广场夜市那样的人头攒动。

现在登上舜耕山顶,高耸的树冠已经完全遮挡了视线,美丽的淮南只能从浓密的枝叶缝隙中“偷窥”到一些皮毛,近些的新锦江、广电大厦、电信大楼,远些的鑫诚花园、海沃广场、报社大楼……这些许遗憾在南坡一个观景平台上得到补偿,拔地而起的山南新区一角清晰的展现在眼前,那两琴相悦,那淮南剧院,那政务中心……

突然想起唐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舜耕山顶的亭子建设得像“鹳雀楼”那样高起来,让淮南人民来一场升华版的登楼远眺,在尽情饱览雄浑壮丽的淮南美景之后,再像王之涣那样激情地敞开积极进取的胸襟,深情地抒发高瞻远瞩的情怀,忘情地遐思奋斗筑梦的理想,那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梦境啊。

这不是梦境,这是一幅正在描绘的蓝图。(周 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