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用好人精神滋养厚德之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用好人精神滋养厚德之城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7/20 8:31:1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凤台县大力开展“人人推”选树行动、“天天见”宣传行动、“处处敬”礼遇行动、“时时学”提升行动,实现了“凤台好人”向“凤台人好”的转变——用好人精神滋养厚德之城

好人精神是一座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凤台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大力开展“人人推”选树行动、“天天见”宣传行动、“处处敬”礼遇行动、“时时学”提升行动,深入挖掘好人、宣传好人、礼遇好人、学习好人,实现了“凤台好人”向“凤台人好”的转变,彰显了从品牌到口碑的升华。

坚持“人人推”,让好人数量“多”起来

“中国好人”李元芳3岁时不幸身患小儿麻痹症,不服输的她刻苦学习考取了大学,1998年毕业后回到家乡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当了老师。20年来,她坚持跪在讲台前的长条板凳上为孩子们上课,默默撒播着阳光与希望。2015年,当地媒体报道了最美“红烛”李元芳跪守讲台、春风化雨的故事,成为好人评选的鲜活典型。经各级文明办层层推荐,李元芳先后当选“淮南好人”“安徽好人”“中国好人”。

好人在身边,关键在挖掘。凤台县大力开展“人人推”选树行动,发动群众“推”好人,鼓励部门“选”好人,借助媒体“挖”好人,让好人数量“多”起来。发动群众“推”好人,坚持从楼道、村居最基层发动,采取群众自荐、邻里同事推荐、党团组织举荐等形式推举身边好人候选人,由基层党组织审核把关后,确定本单位好人候选人上报。鼓励部门“选”好人,将培育选树“凤台好人”纳入部门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年度考核体系,广泛开展“六最美”“文明细胞”“学雷锋岗位标兵”“平安家庭、文明家庭”“师德标兵”“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广泛推举各行各业好人。借助媒体“挖”好人,挖掘出李文传、李学成、李杰祖孙三代守护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的先进事迹,2017年三人当选“中国好人”;挖掘出危急时刻跳水救人默默离开的李治礼,“拾金不昧”寒风中等待失主的李廉明,“爱管闲事”、以助人为乐为趣的退休职工陈国有,一诺千金、诚信重于山的祥泰商场总经理张瑶等一批“平民英雄”。

坚持“天天见”,让好人面孔“亮”起来

淮南市道德模范赵兰萍是凤台县大兴集乡银杏小学的一名教师。她是一位平凡的母亲,19年来精心照顾右脚残疾的儿子,无怨无悔;她是一位普通的妻子,9年来用爱守护瘫痪的丈夫,不离不弃;十多年来,她用一个柔弱肩膀撑起一个家的重担。为弘扬赵兰萍先进事迹,凤台县以赵兰萍为原型创作了安徽省首部“好人”主题推剧情景剧《爱》,并进行公开演出,现场近千名观众不禁潸然泪下。

好人精神只有融入生活才有生命力。凤台县大力开展“天天见”宣传行动,坚持“动静结合”讲述好人故事,让好人面孔“亮”起来。坚持用艺术的形式宣传好人,把中国好人曹学保十几年来默默无闻照料傻子叔叔和精神病患者弟弟的先进事迹编制成小传,把赵兰萍的先进事迹编成推剧及诗词。同时,县文明委牵头定期举办道德模范颁奖典礼、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邀请“好人”走进社区、单位、学校,让好人有荣誉感更有幸福感。县级主流媒体开设了“榜样”“好人在身边”等栏目,多角度讲述“好人”暖心故事,确保好人事迹“天天见”;利用网络新媒体定期开展“凤台好人”投票、点评活动,在互动中弘扬好人文化。此外,注重加强“好人”阵地建设,建设“好人”主题公园广场、主题社区小区,各乡镇、街道、社区、学校纷纷设立各种“好人榜”“笑脸榜”“赡养榜”“美德少年榜”,宣传身边好人、学习身边好人。设置“道德讲堂”,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教育市民见贤思齐、爱岗敬业,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156所“道德讲堂”,开课数千余场次,参加人数超过数十万人次。

坚持“处处敬”,让好人心灵“暖”起来

“真的没想到,不用任何资产抵押,就能在银行贷款。”回想2017年获得30万元道德信贷的情景,“中国好人”、蘑菇种植大户鲁中祝仍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

让“德”者有“得”,道德土壤才会更加肥沃。凤台县大力开展“处处敬”礼遇行动,让好人心灵“暖”起来。开展“道德信贷”活动,与凤台农商行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有需要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化解资金上的困难。逢年过节,县几大班子领导带头慰问各级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引导社会力量关爱身边好人,为全县63名身边好人每人捐赠了一台价值3980元的净水机,总价值27万余元。同时,组织志愿者、企事业单位、文明单位、爱心人士通过资助捐助、结对帮扶等形式,对困难好人进行帮扶,彰显好人好报的价值取向。

坚持“时时学”,让好人故事“活”起来

作为一名医生,“安徽好人”石洪龙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经常深入社区开展义诊。在他的带动下,一群热心公益的医生参加到义诊行动中来,一花引来百花开。

该县大力开展“时时学”提升行动,鼓励“好人”做群众身边引路人,让好人故事“活”起来。全国“三八”红旗手、“淮南好人”孙多梅坚持义务开展种养殖培训,从外地请来知名专家,为全县群众特别是有需要的“凤台好人”提供义务培训,免费提供种苗,上门服务。受益者传承好人精神,将义务培训进行下去,带动更多的贫困家庭走上致富路,形成了好人帮好人、好人帮他人的良好局面。

学好人、帮好人、做好人,“好人凤台”蔚然成风。据统计,截至目前,凤台县共涌现各级各类好人146人,其中,“中国好人”14人、“安徽好人”26人、“安徽好人”提名2人、“淮南好人”40人、“凤台好人”64人。好人精神,滋养着凤台这座厚德之城。

(记者 朱庆磊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