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年轻干部要珍惜机遇、牢记重托、不辱使命,在实践中成长、在实干中成才、在历练中成熟。要立足自身岗位,奉献青春热情,实现理想追求。”日前,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谢家集区发改委副主任闪坤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打开了他的《干部成长纪实手册》,记者看到在他工整的笔记里,详细地记录着“年度任务清单”、“年度负面清单”、“年度绩效清单”、“月纪实表”、“领导点评”等内容,一项项、一条条,一本小小的纪实手册,浓缩了他的成长历程。
谢家集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二宝向记者介绍,按照“道德修养”、“履职作为”、“为民服务”、“遵纪守法”和“廉洁从政”等五个方面内容,我们区制发了《谢家集区干部成长纪实手册》,为每名年轻干部建立一份成长纪实档案,形成成长“文字集”、“影像集”,同时按年度撰写更新年轻干部成长“小传”,了解掌握年轻干部的工作、成长动态,精准描绘年轻干部“个人肖像”,为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谢家集区全面落实好干部“20字”标准,严格遵循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和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围绕“发现掌握一批、培养锻炼一批,选拔任用一批”,大力实施年轻干部“成长+纪实、成长+培训、成长+选用、成长+清单”,着力打造一支“有理想、有情怀,有骨气、有担当,有敬畏、有底线”的“六有”型年轻干部队伍。为加强年轻干部思想政治状况分析,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谢家集区严格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函询、诫勉等制度,实行“三表三单”管理(岗位职责表、月度纪实表、考评登记表,任务清单、负面清单、绩效清单),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督查等工作的作用,始终把年轻干部置于党组织管理监督之中。同时,该区开展了“周查岗、月通报、季约谈、年评定”活动,量化年度考核评分标准,激发年轻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敢担当、有作为”,促进年轻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选人用人要用其所长。”谢家集区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对于人才的使用,需要有一个选拔的主导思想,也要有一个培养的创新模式。年轻干部的成长,需要的必定是磨砺,我区的年轻干部“成长+计划”,正是突出了党管人才原则,在人才体制机制、培养使用上勇于创新、锐意突破,确保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树,屋子里跑不出千里马”。年轻干部经验的积累、性格的养成、能力的提升,只有在艰苦复杂环境中锻炼才能获得。区经信委副主任李炎感触颇深地告诉记者:“我原先在乡镇工作,现在来到了区直部门,不同岗位的历练让我充分得到了锻炼。‘成长+计划’给了我很好的机遇,我将坚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不断成长,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与厚爱。”
据了解,2017年,谢家集区安排年轻干部到各级党校和干部学院接受理论培训和党性锻炼达到50余人次。举办了多次年轻干部培训班,重点加强对年轻干部在经济管理、领导科学、危机应对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培训,帮助年轻干部更新知识结构。同时,该区还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成长导师制,全区12名区委常委分别对点联系1名副科级和科员级公务员年轻干部,采取政治上悉心教导、业务上精心指导、思想上耐心疏导、行为上细心引导,加强跟踪培养,促进能力提升。
“我们将逐步加大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扶贫攻坚、民生保障、信访维稳等部门年轻干部的配备比例,形成干部与事业相互支撑的良好格局。”谢家集区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对班子成员年龄老化的单位,我们结合具体情况和职数状况,有计划地充实年轻干部。对后备干部我们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建立健全培养锻炼、适时使用、定期调整、有进有退的机制。结合年度考核、平时考核等,我们对不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进行调整,将优秀年轻干部及时充实进后备干部队伍,努力建设一支来源广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通讯员 朱沛国 记者 苏强 编辑 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