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怀新平系列言论 > 脱贫攻坚力戒“单打一”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脱贫攻坚力戒“单打一”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5/15 9:52:5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系列谈之③

农谚说“种葫芦不扯瓢”。在农村,葫芦嫩的时候可以当菜吃,葫芦老了可以用来做瓢。其意思是,即便葫芦老了可以用来做瓢,但在种植的时候,却不要把它和瓢牵扯在一起,把葫芦种好才是第一位的。因为葫芦是葫芦,瓢是瓢,葫芦和瓢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物品,不要因为考虑到瓢的用途因而影响了葫芦的栽种。这个农谚的寓意是,处理事务要分清楚主次,善于寻找事情的本源,善于综合用力,以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种葫芦不扯瓢”借喻到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之中,就是要力戒“单打一”。

外力牵引,内力推动,合成一股劲,这才不是“单打一”。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其无形的规律作为遵循。农村生产力发展,自然也要遵循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相作用,才形成了今天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包括贫困状态和贫困人口情况。把握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形成脱贫攻坚“急不得、慢不得、等不得”的思维意识和心理预期。贫困,非一日形成;自然,消除贫困也恐难一日而成。小步快走,稳打稳扎,恐怕是最好的选择。“心急喝不得热稀饭”,那种“一夜脱贫”的热切渴望和良好愿望可以理解,但在现实中恐难以实现。当然,这并不是表明脱贫攻坚可以“等一等”、“缓一缓”。把握住这一要求,最基本的就是在脱贫攻坚中正确而客观地调度外力、协调内力。当然,外力越大越好;但不能没有内力,内力也越大越好。忽视内力的作用,一味迷信外力,肯定难以奏效;当然,处于弱势的内力,需要外力的牵引才能发挥能量。归结到操作层面,扶贫工作队在开展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工作中,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唤醒和使用内力上。内力如不张,外力即便殊死,也许最后的目标都难以抵达。

激发主动性,消解被动性,拧成一根绳,这才不是“单打一”。既然是攻坚,可以想见其难度的“硬度”。如果不下“硬力气”,不脱一层皮,估计很难完成任务。显然,脱贫攻坚,绝不是“包办婚姻”,更不是“包打天下”,“包、保”责任制更多是体现责任和政策的严肃性,也就是责任和政策对帮扶干部的刚性要求。但已经非常清楚的是,脱贫攻坚绝不仅仅是干部的事。要把贫困群众的心暖起来、劲头鼓起来、热情激发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如果仅限于“今天一袋米、明天一桶油、后天几百块”式的“输血”,而不考虑如何“造血”;如果只是盯着仅有的那几条“鱼”,而不考虑如何研习技能、方法之“渔”,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将是一个风险很大的选项。归结到底,扶贫、脱贫,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作为;不是“要我脱贫”,而是“我要脱贫”。智、志同扶,“鱼”、“渔”同授,则“穷根”或可断。

“打铁不怕火烫脚”、“驾船不怕打漩涡”。扶贫工作队的驻村进点,为全市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新动能。那些对事业的热爱之情,必然焕发出无穷的干劲和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翻身仗指日可待。

(怀新平)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