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 > 共叙军民情 再创双拥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共叙军民情 再创双拥城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4/18 9:04:3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今年是争创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城的关键一年,作为曾经连续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八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的城市,我市双拥工作要在高起点上实现更大的进步。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着各地在争创工作上的“重拳出击”,淮南理应刻不容缓、再接再厉。

双拥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要将双拥工作当做一项政治任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完成这项于国于民有利的神圣工作。

弘扬传统传递双拥工作正能量。双拥发展史是伴随着中国军队的壮大而壮大的,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的历史过程,从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拥军拥属、拥政爱民”到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军民血浓于水的革命情谊,从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双拥工作的创新发展,反映了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场景。70多年的双拥岁月说明了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双拥工作都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事业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发扬老一辈军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革命传统,弘扬双拥战线无私奉献的正能量,为我市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务实创新彰显双拥工作军民情。顾名思义,双拥工作就是搞好军民关系的工作,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深就是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要实现军民无缝对接就是要搞好军民团结和谐、军地优势互补、军民融合发展。我市作为传统的双拥模范城在务实接地气上做的很扎实,充分体现在“五个百分之百”上,即正团职干部转业百分之百安排副处实职,营以下干部转业百分之百安排公务员岗位,军队离退休干部百分之百纳入地方医保,驻淮部队随军家属百分之百安置就业,在淮部队官兵子女打破划片上学的限制,百分之百就读理想学校。“五个百分之百”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少见,是我市关心退伍干部和驻淮干部的一种真实体现,是我市特事特办、务实创新的一种军民情,只有这样真抓实干、贴心帮助解决问题,才能让军民更融合,才能促进我市双拥工作上新台阶。

军民情深推动双拥工作谱新篇。军爱民、民拥军是淮南军民的传统,上至市委市政府,下至人民群众都将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事项来认识、来办理,逐步形成“三个结合”,领导和群众结合、适时组织阶段性集中活动和抓好经常性的工作相结合、行业组织活动同街道社区组织活动相结合。淮南军分区和驻淮部队广大官兵始终坚持和发扬优良传统和自身优势,在关键危难时刻冲在前、解忧助困心系群众在前、为民实践活动走在前。“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重大节假日期间,市委市政府都组织开展拥军优属特困官兵职工走访慰问活动,积极帮助解决家庭生活的各种困难,营造军民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浓厚氛围。

淮南大地双拥工作再次凸显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双拥热潮处处涌动,人民群众心系国防建设、人民群众热爱军队、驻淮部队服务地方建设已成为社会的价值追求。面对当前新一轮争创双拥模范城的契机,我们要始终牢记军民鱼水情、军民一家亲的优良传统,共叙军民情再创双拥模范城。

(葛广起)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