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论学习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市第十次党代会指出,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推进以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让人民群众享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奋力在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上闯出新路。
坚持精准导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建立完善核查机制、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实施四大脱贫攻坚工程、四大扶贫行动计划,注重加强金融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如期全面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决不让一个贫困乡村、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列出清单,拿出措施,每年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坚持以项目化手段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推进项目选择科学化、资金保障多元化、过程管控常态化、建后管养长效化、结果考核精准化。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依法合规解决房地产开发和棚户区改造领域的遗留问题,积极妥善做好群众安置工作。实施“优先发展”提升行动,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注网络舆情,回应网民关切,让互联网成为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发展社会事业,着力织密民生“保障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学校培养力,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大病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健康淮南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养老、健康服务等建设和运营,创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城市,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众遇急有助、遇困有帮。
建设平安淮南,不断筑牢稳定“防火墙”。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学习运用“枫桥经验”,注重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和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加强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县级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建设,开展“大接访、大服务”活动。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促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体系建设,开展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