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中,对安徽提出“一大目标、五大任务”殷切期望。其中,扎实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就是“五大任务”之一。对于淮南而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自觉贯彻共享发展新理念,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多听民生之声。让全市人民群众获得感真真切切、实实在在。
必须想方设法促进就业创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老百姓的“饭碗”。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密切关注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就业问题,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保持就业岗位、确保就业人数稳定增长。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要把人员安置作为重中之重,加强转岗就业培训,多渠道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创业是最好形式的就业,要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实施创业行动计划和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必须千方百计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继续推进民生工程,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着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推进项目选择科学化、资金保障多元化、过程管控常态化、建后管养长效化、结果考核精准化。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织密托底的民生“保障网”。要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发掘徽文化时代内涵,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必须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要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确保2020年全面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要健全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建档立卡质量和水平,确保把贫困人口全部纳进来,决不能出现一户一人“被脱贫”现象,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要加快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加大对因病因残致贫人口的保障力度。
必须一以贯之建设“平安淮南”。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事关民生福祉。要牢记稳定是第一位的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当好“守门员”、把住“警戒线”,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着力构建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只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得到真真切实的实惠,分享到沉甸甸的果实,人民群众获得感才能得到增进和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为、能为。在推进民生完善上,任何一点进步,老百姓都能看得见,都会给予肯定和激励。
(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