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要求安徽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大通区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区,怎么办?怎么干?区委、区政府经过深入思考认为,就是要全面加快“产城一体、青山绿水”新大通建设,奋力在资源枯竭型城区转型发展中闯出新路,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全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一个新区”、打造“五大平台”总体战略部署,坚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东部商贸物流中心。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腾笼换鸟”,妥处“僵尸企业”,鼓励支持机械电子、商贸物流、纺织服装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行业实施兼并重组,做特做优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康体运动等新型业态,全面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力促增长动力实现新转换、产业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上中高端。
全面建设山水宜居之城。坚持生态立区,做足、做透、做深山、水、绿的文章。持续放大滨淮河、高塘湖、蔡城塘综合效应,用好水资源、打造水景观、彰显水文化、发展水经济,构建“山水环绕”生态屏障体系。加快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全力打造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大通模式”。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运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果,继续坚持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并行改革,大力发展土地托管、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打造优质蛋奶、绿色果蔬、名优禽畜、特色水产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四大产业,力促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
全面增进民生福祉。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强化创业就业政策支持,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将扶贫攻坚作为最大民生工程,大力实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就业助医”脱贫攻坚工程和“人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社会帮扶”扶贫行动计划,统筹抓好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确保提前二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认真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意见》,全面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树立科学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精心组织好、实施好、完成好换届选举工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坚持以推进“四个全覆盖”工作为重点,加快构建可执行、可监督、可操作、可问责的制度规范体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为建设“产城一体、青山绿水”新大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李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