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徐徐,杨柳依依。到了阳春三月,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化着:山,朗润起来了;水,澄澈起来了;风,轻柔起来了。
晨起,书桌前柔柔的一缕,在书上盘桓着,徘徊着,打着旋儿,淡淡地飘起,又轻轻地落下。仔细一看,原来是柳絮,毛茸茸的外壳,像伸出了许多若有若无的触角,中间隐隐约约的是一抹紫黑,想必那就是它的核,也就是赖以生存的种子了。它就似一个无言的报春使者,用那娇柔的身躯传达着春的讯息。是的,春天来了,人们千呼万唤的春天终于来了!
春风起兮,云飞扬。我的思绪也“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随着春日的微风,悄然踏向远方……
草如茵,柳如眉。万物复苏的春天带给我们的当然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阳光明媚的春日,印象最深的就是陪奶奶去挖荠菜。
春夜新雨,荠菜就如同喝足了饮料似的疯长。在阳光的映衬下,不知道是露珠还是昨夜的雨水,点缀在它们的嫩叶上,让人一见就生出爱慕之心。看到了那喜盈盈的景象,我更是无法自制,早就把奶奶那句:“小心,地烂泥滑。”的叮嘱,丢到了脑后。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鹿,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而那浸润透春雨的泥土,也把我的脚印杂乱无章地雕刻在新春湿润的土地上。
左一棵,右一棵,还有你,还躲在麦苗后的你,别跑。我自言自语着,手脚并用地忙活着,尽管熟练使用小铁铲对我这样一个七八岁的少年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可是不甘示弱的我终于在一番“纠缠”之后,庆幸地挖到了它。巨大的成就感在瞬间充塞、弥漫了我那小小的胸膛。
伴随着淡淡的清风吹拂,田野里水牛间或的“哞——”声,田地里不知名的小昆虫轻吟,闻着植物散发出的那青翠的和空气传送过来的炊烟交织的味道,偶尔风儿也会把调皮的柳絮送到我的脸上。闭眼,慢慢地拂去;睁眼,又是一个艳丽的春天。就这样,轻轻归去。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是夜,月色皎洁的农家小院里,自会漂浮着一股似有似无的荠菜清香……
故人西辞,如今奶奶早已做古,而我也已经成长起来。但是柳絮飘飞的季节,让我永远记住了那个春天,混合着那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那田间脆嫩的枝叶,那让人依恋的柔风,那晶莹欲滴的水珠,那憨厚忠实的水牛,那一切的一切,变幻着,交替着,组成了看似无序却又交错和谐的蒙太奇——一幅在孩子脑海里永远抹不掉的童年。
风起,云聚、风散、云移。随风飘散的或许只有时光的年轮,过往的记忆仍然,铭记;往日的画面依旧,如昔……
作者简介:
陆永亮:安徽淮南人,教师,热爱文学创作。曾经在《淮河早报》、《新安晚报》和《当代华文文学》等媒体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数十篇。
田家庵·陆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