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凡人善举 > 大爱母亲背起瘫痪养女实现大学梦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大爱母亲背起瘫痪养女实现大学梦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12/25 8:55:5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4年无悔付出,母亲尹素兰为瘫痪养女铺就成才路;女儿李楠楠喜爱画画,成绩优秀,愿用一生去报答母爱——大爱母亲背起瘫痪养女实现大学梦

       在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间宿舍里,记者见到了主人公——尹素兰母女。当时,母亲正忙着收拾房间,女儿正专心致志地画素描,一幅温馨的画面。而这温馨画面的背后,隐藏的是母亲尹素兰24年的无悔坚守和真情付出。

       偶然的缘分,她们成了母女

       1991年初秋的一个雨天,长丰县罗塘乡村民尹素兰在赶集路上,看见一个出生不久的女婴,被裹在一件破棉袄里。她担心孩子被冻坏了,就把孩子揣在怀里抱回了家,想着若有人领养就送给谁抚养。

       可几个月过去了,并没有人来领养这个孩子。虽然家里子女多,条件很困难,但尹素兰还是决定把孩子留下来了,取名李楠楠。

       然而就在楠楠一岁时,突然发高烧,到第六天时,孩子双腿变得软绵绵的。尹素兰赶紧把孩子送到大医院医治,虽保住了孩子性命,可双腿就此瘫痪。随后,家人开始反对尹素兰继续收养楠楠。

       无奈的出走,福州六年捡破烂为生

       “我舍不得这孩子!”倔强的尹素兰选择离家出走。

       1995年腊月的一天,她用一床破被子裹着楠楠,拉着小儿子偷偷离开了家。这一走,就到了千里之外的福州。

       尹素兰不识字,也没有什么手艺。在福州,她只有靠捡破烂为生。由于女儿腿脚不便,她只能把女儿背在身上。一天下来,她都要背着女儿蹲下、站起几百次。虽然有了点节余,她总舍不得用,都攒着带女儿到医院针灸,花完了尹素兰所有的积蓄。

       母亲的心结,哪天背不动女儿了,怎么办?

      背着女儿捡破烂,尹素兰感觉楠楠越来越重,自己却一天天地衰老。她心里开始不安,心想哪天要是背不动楠楠了,怎么办?楠楠快10岁了,却还没有上学。尹素兰意识到要让楠楠读书,有文化将来才能过得好。不久,尹素兰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久违的家。这一年楠楠10岁,开始读一年级。每天,她都要把楠楠从床上抱上抱下,还要背着她上学放学,这样一直坚持到楠楠上完初中。

      后来,楠楠考上了高中,尹素兰执意让她继续上学。当时她亲生的小女儿也在读高中,因为家里负担不起,她坚持让小女儿退学。

        人们觉得她太傻了,家里人也不理解她。只有她内心无比坚定:“我不想让楠楠跟我一样命苦。”原来,尹素兰从小被拐卖过两次,没娘的苦楚让她受尽了委屈。“楠楠身子有残疾,我只能尽我的力,给她好点的出路。”尹素兰说。

       女儿实现大学梦,工贸大家庭很温暖

       楠楠是个乐观而懂事的孩子。初中三年,每年她都会交500元奖学金到母亲手里,这给了尹素兰许多慰藉。今年,李楠楠如愿考取了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视觉传达专业,圆了大学梦。为方便母女俩的生活,学校在宿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特意为她们安排一间宿舍,免收住宿费用;考虑到李楠楠坐轮椅进出宿舍不方便,学校将宿舍台阶修成斜坡,并为她申请了3000元国家助学金。

      为补贴生活,在学校的帮助下,尹素兰找了一份工作。可女儿上学、吃饭,又成了难题。班里同学知道情况后,纷纷伸出援手:男同学背她上下楼,女同学帮她打饭、陪她聊天······让她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

      心存感恩之心,李楠楠学习十分刻苦。“楠楠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班级。她美术功底扎实,学习名列前茅。”班主任方蕊告诉记者。最近,李楠楠报名参加了学校朗诵活动。“每一个残疾女孩都是折翅的天使,是安工贸为我插上了一对隐形的翅膀,让我飞,给我希望。”她用一颗感恩的心去诠释。

      女儿的心愿,愿用一生去报答母爱

      在李楠楠的画板里,藏着她偷偷为母亲画的素描——素描里的母亲黑黄的脸上充满沧桑,用一双皲裂的像树皮一样的双手,忙着为女儿做饭。

       长期的操劳,让尹素兰疾病缠身,可她始终坚持背着女儿上楼下楼。“小时候7斤多,现在已经80斤啦,我都快背不动了。”尹素兰温柔地对女儿说。

    母亲的话,让楠楠偷偷流下了眼泪。她说,“努力学习,大学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好好生活,是自己报答母亲最好的方式。”

      记者问李楠楠有什么心愿,她说希望能有一台电动轮椅,这样自己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给母亲和同学们减少很多麻烦。李楠楠小小的梦想,期待社会爱心人士的真情援助。

(记者 朱庆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