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推进民生工程 共创和谐社会 > 把实事办好 让群众满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把实事办好 让群众满意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10/22 8:25:4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潘集区实施民生工程小记

      一大早,潘集区古沟回族乡聂圩村村民聂宏运开着三轮车,拉着刚收割的稻子从泥聂桥驶过来,他笑着说:“这个新桥修得好啊,这下可以放心地拉粮食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提心吊胆,担心从桥上掉下去了。”

      曾经,这里桥体残破、桥面坑洼,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如今,陈旧残破危险的老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坚固、更加宽阔、更加安全的新桥。而这只是潘集区今年实施的27项民生工程中的一个缩影,为切实提升今年民生工作实施质量和效益,潘集区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实施进度,把实事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在今年的民生工程实施中,潘集区完善了组织保障体系,调整充实区实施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健全区、乡、村三级民生工程组织网络,明确工作职责;完善了舆论宣传体系,利用重大活动集中宣传,加强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完善了制度保障体系,健全民生工程资金保障机制,出台民生工程项目管理维护细则,强化民生工程后续运行管护措施,探索建后管养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确保工程建后运行安全高效。

      同时,潘集区完善了资金保障体系,开辟民生工程资金绿色通道,坚持“三个优先”,即在筹资环节上优先安排、在拨付环节上优先保障,在跟踪环节上优先监管,制定《潘集区民生工程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确保专款专用;完善督查调度体系,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完善考核机制,将民生工程实施工作纳入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传导压力;建立民生工程特邀监督员制度,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民生工程督查调度。

      今年以来,潘集区将古沟回族乡泥聂桥和许幸桥列为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重要内容,投入131万元对两座老桥进行改造。区交通局与古沟回族乡和芦集镇全力配合,区民生办监督协调,克服了启动较晚的困难,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两座危桥加固改造任务,并于9月20日通车运行,比计划工期提前了两个月。两座新桥的建成,大大改善了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的条件,方便了村民,造福了百姓,赢得群众竖指点赞。

      截至9月底,全区民生工程已到位资金3.85亿元,占计划的96.3%,已拨付区级配套资金6400万元,拨付率100%。目前已提前完成15项,6项超序时推进,6项正在按进度实施。

(记者 柏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