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 张宝荣膺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张宝荣膺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10/14 5:47:4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授奖仪式昨晚在京举行
张宝荣膺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助人为乐是一项事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愿意用一生去诠释、去践行。”

        ——淮南首位全国道德模范张宝

      道德光辉光彩照人,正义之辉光芒闪耀。

     10月13日晚,北京人民大会堂,涌动着道德的力量。“圆梦中国 德耀中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授奖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在授奖仪式上,有一个80后的名字值得淮南市民铭记和骄傲。他就是淮南青年张宝——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淮南首位全国道德模范。

      喜讯传来,欣喜之余,更多的是感动。淮南师范学院大三学生刘文杰动情地说:“在我的心中,张宝要胜过明星,明星遥不可及;张宝就在我们身边,看得见、够得着,可亲可感。”“张宝是淮南的骄傲。他用道德的力量,点亮了城市‘心灯’,树立了淮南精神文明建设新标杆”。市文明办负责人说。

      面对崇高的荣誉,接受电话采访的张宝说自己做得还不够。“助人为乐是一项事业。我愿意用一生去诠释、去践行。”

      上善若水,止于至善。探视崇高荣誉的背后,是张宝踏实走过的15年爱心路。

      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做的一件“小事”,居然获得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点赞”

     “中国骨髓捐献志愿者张宝与韩国患者配型成功后遭遇了车祸,但他住院治疗康复后,继续为这位韩国患者捐献了骨髓。这位中国志愿者说:‘人生祸福难料,人家现在大难临头了,帮点忙真不算什么。’” ——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演讲时,用张宝为韩国患者捐献骨髓的生动事例,强调中韩两国人民血浓于水的深厚友谊。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淮南青年张宝——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2010年首例涉外捐献者、第一位给外国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安徽人。

      张宝1981年出生在淮南,2000年考入武汉船舶技术学院。大一时,他就开始了献血生涯,以后每隔半年就献一次血,每次都是400毫升。如今,他义务献血已坚持了15年。

      在2005年的一次献血中,他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08年5月,韩国骨髓库向中华骨髓库求助:一名华裔中年男子因患白血病,需要移植造血干细胞。经血液样本初步配型,张宝是唯一配型成功者。2008年8月,张宝突然接到了中华骨髓库打来的求助电话。他没来及和家人商量,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3月,张宝开车外出办事时,遭遇了一场车祸,造成颅内、胸腔积水,手骨、胸骨及肋骨骨裂,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2009年11月,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告知张宝韩国患者病情危重。而此时,张宝刚刚康复不久。家人虽然很支持,但更担心他的身体。心存大爱的张宝最终说服了家人,悄悄登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由于距韩国患者路途遥远,张宝打了5天动员剂,而一般只要打3天。2010年1月14日,在经历近5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120毫升造血干细胞被装进了那个承载着一条鲜活生命的特别的小箱子,这份“生命礼物”被立即空运韩国,输入到那位患者体内,两条生命融为一体。

      助人为乐是一项事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愿用一生去诠释、去践行

      “张宝哥哥:

      您好!我是受到您资助的学生卢光鸿……我用您给的钱买了学习资料。当我手捧着学习资料时,就有一种自豪感,充满学习的动力。”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多巴中学学生卢光鸿的来信内容节选

      这是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他们本是陌生人,因为张宝的“爱心”,他们成了亲人。

      心存美德,身有善行。多年来,张宝一直默默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早在2004年,他通过“格桑花西部助学网”,每年捐助1至2名贫困学生,一资助就是3年,已累计资助十几名学生,资助款共计4万多元。如今,他资助的贫困学生已遍布青海、川西、赣南等偏远地区。2011年,张宝听说罗山烈士陵园需要修缮,遂以公司名义捐资十余万元,并带着工人干了40多天,将烈士陵园修缮一新。为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2014年8月,在市文明办、市红十字会的帮助下,他组织成立了“张宝志愿服务队”,动员60多位亲友成为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

      “我只是一个小人物,希望能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一起做好事。热心公益,将是我一生的事业。”张宝说。张宝事迹被习近平主席点赞后,迅速传遍中国。张宝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心动安徽·最美人物”、“感动江淮优秀志愿服务典型”、“淮南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并候选第四届安徽省道德模范。

      【采访手记】

       一个80后,成为淮南首位全国道德模范,创造历史,感动淮南,激励中国!是什么成就了张宝,是他热心公益的不变初心、无怨无悔的真情付出,踏实走过的15年爱心路。张宝的意义何在?他树立了淮南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标杆,更引领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方向。

(记者 朱庆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