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 肩担重任开创美好未来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肩担重任开创美好未来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9/2 7:36: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 珍爱世界和平
肩担重任开创美好未来




     70年前,中华儿女团结一致,经过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用千千万万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捍卫了世界和平。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在抗战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立场。同时,也激励后人紧密团结、奋发图强、开创未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照顾抗战老兵 传承抗战精神

      在三和镇养老服务中心,生活着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他叫汤多才,今年已经91岁高龄,是三和镇大郢村人。

      汤多才老人16岁时便从军入伍,参加了抗日游击队。老人还清晰记得在小孤堆打了两次战役,粉碎了敌人妄图歼灭游击队的企图。让老人记忆深刻的当属1943年杨公庙的一次战役,打死打伤60多日本鬼子、皇协军及汉奸。

      在老人的衣柜里,存放着被老人视为珍宝的两件物品,一件是军绿色上衣,另一件是一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章。当记者要给老人拍照片时,老人穿上了那件绿上衣,戴上了那枚纪念章。

      三和镇民政办主任兼养老服务中心院长杨家德向记者介绍,现在国家和社会都十分关心关爱抗战老兵,三和镇和养老服务中心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好、照顾好抗日英雄,让老人开心、幸福地安度晚年。

     “今年国家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觉得意义重大,十分必要。一方面让我们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一方面让我们传承好抗战精神,奋发有为,开创未来。”杨家德说。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民族复兴

      “父亲英勇抗日、为国捐躯的事迹,对我影响很深。他教会我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激励我发愤图强,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如今,已经78岁高龄的赵化纯老先生回忆起父亲当年在卢沟桥英勇抗击日寇的事迹,依然十分激动。

       赵化纯老先生的父亲叫赵万年,于1905年出生在安徽省怀远县褚集乡一个开明绅士家中。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国土不断沦陷。1934年,时年28岁的赵万年弃教从军,带着两个学生到苏北宿迁县参加了抗日队伍。后被调到驻地离卢沟桥不远的第29军第37师第219团金振中营任机枪连副连长。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京郊宛平城挑起卢沟桥事变。赵万年在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主张的鼓舞下,参加了抗日先锋队,抵抗日寇的侵略!战斗中,赵万年不幸英勇牺牲。他的英名留在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的史册上,他的遗骨埋葬在“七七”烈士陵园里。

      在父亲赵万年的影响下,生于1937年的赵化纯从小勤苦好学,退休后加入了淮南矿业集团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从事新四军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著书立说,弘扬“铁军”精神。

     “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全民族抗战胜利,更需要紧密团结,凝聚中国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赵化纯老先生说。

      珍视和平安宁 避免悲剧重演

      南京,那座城市曾经的劫难依然历历在目;卢沟桥被炮火袭击残缺的石狮子,依旧静静地在月光下闪着银白色的冷光。王伟是一名基层法院的工作人员,在很多熟知的抗日故事里,最令他记忆深刻的是关于赵一曼的故事。

      赵一曼,是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生,而且还是第一批黄埔女生,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主动要求到东北沦陷区工作。到东北后不久,她就拉起了一支农民自卫队,编入东北抗日联军。赵一曼出色的军事才干,引起日本侵略者的震惊和重视。1935年,赵一曼不幸被日本侵略者抓捕。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情报,日本侵略者对赵一曼的折磨不断升级,用尽了各种酷刑,最后甚至使用了即使是身强体壮的男子汉也忍受不了的类似凌迟般酷刑——剥肋骨。赵一曼至死都没有屈服!“我无法想象,一位柔弱的女子如何经受得住鬼子非人般的摧残?”王伟说。

      “不深触历史,就不会有腾飞的翅膀。”王伟表示,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以史为鉴,汲取历史教训,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嘹亮抗战歌声 激励后人奋发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市民刘长久说,每当国歌响起的时候,庄严而神圣,总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义勇军进行曲》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斗志昂扬,催人奋进,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图一:赵化纯认真观看父亲的相关资料。
     图二:抗战老兵汤多才。

                    (记者 冯登成 张明星 马南南 柏雪 王伟 王玲铭)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