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引导+企业创新+营销驱动,让淮南旅游商品有内涵、有特色,拿得出叫得响——有一张城市名片叫“淮南礼物”
陶瓷工艺品《陶艺·丝绸之路》喜获“百花奖”金奖;紫金石雕刻摆件《文殊菩萨》勇夺“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奖”金奖……今年以来,我市特色旅游商品借力各类大型旅游商品展销会,主动走出去,借梯登高步步高。
叶茂参天立,根深沃土滋。探视我市特色旅游产品屡获大奖的背后,是政府引导、企业创新、营销驱动综合发力,催绽的美丽“花朵”。
政府引导,深挖旅游商品开发“金矿”
在全民旅游时代,旅游商品开发是一个大“金矿”。
近年来,我市将旅游商品开发作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强化“文旅融合”理念,依托本地特产资源,注重要素嫁接融合,在全省率先编制了《淮南市旅游商品开发规划》,引导企业开发了寿州窑六洲棋、寿州窑紫金工艺品、3D剪纸等富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商品。目前,全市共有旅游商品生产企业31家(其中省级旅游商品生产示范企业3家、市级旅游商品生产示范企业12家),培育了320多个旅游商品品种,以剪纸、紫金砚、寿州窑陶瓷最有特色,东锦剪纸曾获“全省十大特色旅游品”荣誉;碗碗香休闲系列豆干获上海世博会银奖,成为“航空礼品”;刘香豆干、淮南剪纸工艺品、寿州窑陶瓷被认定为首批“安徽知名旅游商品”。
企业创新,打造最本土的“淮南礼物”
“旅游商品不缺市场,而是缺设计和创意。要想赢得市场,必须突出特色、内涵、创意等元素,不断推陈出新。”采访中,市旅游局负责人说,市旅游部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扶持、激励、服务等功能,在规划、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着力打造最本土的“淮南礼物”。
寿州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设计师朱兆龙,继承寿州窑传统制作工艺,融入云纹、汉牛等现代审美元素,使得寿州窑产品古风新意兼备。2013年以来,他创作的“寿州古窑魂”、“淮南子-12生肖”和《陶艺·丝绸之路》,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奖项——“百花奖”。此外,作品《仿古陶·楚大鼎》获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胡庆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金砚、紫金印制作技艺传承人之一。他结合本地文化,创作的《踏雪赏梅》获“2007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二龙戏珠》获“2011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日暮忆乡关》获“2014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文殊菩萨》获“2015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奖”金奖。为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紫金石雕刻工艺,胡庆玖实施了“寿州窑—紫金石”唐风雅苑文化园项目,围绕古寿州窑遗址保护,发扬传承寿州窑、紫金砚独特地域文化。
剪纸是工艺品,也是旅游商品。淮南剪纸艺术代表人物张传锦从事剪纸行业20余年。她结合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的《兰亭序》和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创作了剪纸作品《书画双绝》,书画合一,栩栩如生。同时,新创作了“三羊开泰”、“剪纸挂件”、“磁性生肖剪纸”等作品。《淮南子》是诞生在淮南的千古奇书。她以神话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剪纸。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著名的艺术表现形式。她创作的《唐卡·欢喜佛》、《唐卡·白度母》等作品,不仅在制作手段和方法上添补了西藏唐卡的一项空白,也为我市剪纸艺术的创作、创新提供了一个新机遇和新市场。
营销驱动,打造城市“活动名片”
旅游商品,走出去才能叫得响。
我市坚持营销驱动,编印了《淮南旅游购物指南》,挂牌舜耕旅游购物街,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各类旅游交易会,让具有淮南特色的旅游商品不断走俏市场、走向世界。“芙洛拉”牌系列手工洁面皂亮相第七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20余箱“芙洛拉”系列产品被抢购一空。在以色列第19届(农业科技)国际农业博览会上,白蓝集团生产的牛肉汤受青睐,与以色列有关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框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淮南豆腐制作工艺”,作为全国11项中国代表元素之一,闪耀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成为代表安徽、展示淮南的窗口。
旅游营销,重在打好主动仗。我市尝试境外旅游营销,与台湾雄狮旅行社、黄山中青旅合作,依托两地同源的豆腐文化,精心策划推出了八公山豆腐美食品鉴、楚汉文化体验线路产品,淮南豆腐宴推介网页率先在台湾雄狮旅游网全面上线,淮南旅游宣传册页登陆台北、高雄,淮南美食美景亮相台北巴士车厢,叫响了“八公山豆腐甲天下”口号。今年,市旅游局又与台湾东森旅行社签署了2015年度旅游宣传合作协议,标志着我市开拓港澳台旅游客源市场迈出了新步伐。借力东风,紫气东来楚韵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紫金砚、寿州窑工艺品,挺进了台湾市场,为淮南特色旅游商品抢滩台湾市场开了好头。此外,白蓝集团等一批企业顺利挺进迪拜、韩国、日本等市场。
(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