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先
当我疲惫不堪地从睡梦中醒来时,火车已渐入徐州和安徽境内,我抬眼望望窗外,三月的菜花麦地坦然地铺开,犹如一首飘在原野上空的古老长诗。
翠绿的麦苗和金色的菜花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地毯,远处的野花漫卷而下。天地、云影,影影绰绰,弯曲的小路和挺直的白杨随风一起在远处穿行,如歌如诗。三三两两的人影,从远处冒出来,在那悠远的阡陌中,有时它是一个如豆黑点,有时它和田野、远树构成一幅墨迹未干的画,在苍茫的天幕下悠然安然。我入迷地盯着窗外,只想把这随车飞速奔跑的春天定格成一幅永恒的画卷。但是,什么才是“永恒”呢?花儿开了会谢,草儿绿了会枯。人世间的一切从来没有“永恒”。我在心里暗下决心,此次由京返淮后,一定不再到处奔波。远方永远留在远方吧!我已经错过了丝雨如绸的江南,错过了白雪皑皑的北国,再也不能错过这灿烂宁静的现在。
第二天,当我还疲惫不堪地躺在床上时,朋友打来电话,说你回来了,辛苦了。为了庆祝你这一次的“涅槃”,我带你去一个地方玩玩,放松放松。我睡眼惺忪地听着电话,问去哪里啊?远了不去。再说,淮南能有什么地方好玩?我来淮南十六年了,就从没瞧上过哪里有美景。朋友说,别管那么多,保证你满意。就这样,我稀里糊涂、一脸不屑地上了她的车,跟着她出发了。不一会儿车子停在一处水光潋滟、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地方。这不是山南吗?山南何时变得如此美丽动人?我顿时起了劲儿,这难道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再现?它静静的、淡淡的,像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但它又是灿烂的、火热的,它从辽阔的远处敞开宽广的胸怀,坚定地绽放在悠远寂寥的城外,拥抱着城外幽密的春天,激荡着春之烂漫与活力。远处,云影重重,山也婆娑,树也婆娑。春日的阳光刺得我眼睛疼痛流泪。在这宁静的田园牧歌式的郊外,我有了一次全新的生命感受。
这一片土地对我是陌生的,我向来喜欢忽略身边的一花一草。远方对我充满无限诱惑,我一直在心底藏着一个关于远方的秘密,它热烈、顽固地占据着我的内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感受着远方带给我的希望和疼痛。而这一片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却不动声色地触动了我。它从一片荒漠无人的土地成长为水草丰美、繁花盛开的美景,经历了多少寂寞、忍耐和艰辛啊!它平淡安然的样子蕴含了多少生长的力量、勇气和希望。人们总是喜欢舍近求远而千里奔波、舟车劳顿地奔向远方追寻美景,然后得意洋洋地说发现了美景、看见了美景。
到处都是野草,到处都是繁花。大片大片的桃林,红艳艳地直逼你的眼。“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它们“其叶蓁蓁”中我似乎看到“有蕡其实”的丰收。那些桃树看似无所谓的样子,冬天的时候,它们脱光了枝叶,徒留光秃秃的树干,但是它们从不绝望,坚定地守着足下的土地,只要春天还来,只要生命还在,生长就会继续。
近处的花甸草地坦然地铺开,我躺在上面,头顶上的桃花开得正旺。那些花苞粉粉嫩嫩的,羞涩地低头颔首,盛开的花瓣随风飞扬,落在我的肩上我的脸上,我嗅着它的芬芳,看见它一直努力地向上向上,最后却落在坚实的土地上。无声无息,无怨无悔!我在它柔润的叶片上看到了成长的满足,只要成长就会伴着疼痛、伴着忧伤。当荒野中有了这一大片的桃林时,这大片大片荒漠冰冷的泥土顿时有了生长的消息,有了生命的轮回。那些冒着蓝色水雾的生命拥有了诗意的栖居之地!
我原以为,远方永远充满诱惑。事实是我错了。“一分流水,二分尘土”斯成就“春色三分”。只要生长,近处和远方都只是一种辩证的存在。
傍晚的夕阳润透脊背,我零乱的长发随风飞扬!山南,只是这座城市的“三分春色”,而这淡淡的、不经意间的春色却让我拥有了一次特殊的生命体验。我要感谢它带给我的感动,从此我将认真优雅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