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德耀淮南 > 道德力量,点亮城市“心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道德力量,点亮城市“心灯”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6/16 8:34:5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核心提示】 近日,市委书记沈强对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组织开展选树、宣传道德模范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重点推出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树立淮南良好形象。

      3年时光,近百个道德讲堂,开讲400余场,40余万干部群众走进讲堂接受教育。

      2008年以来,涌现出27名“中国好人”、37名“安徽好人”和全国、全省、全市各级各类道德模范近50人。
      我市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千帆竞发的行动舞动着一桩桩美丽,践行着一件件承诺,传递着一缕缕清风,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浓氛围中,书写着一篇篇美在能源城、礼在能源城、信在能源城、爱在能源城、和在能源城的朴素诗文。

       (一)好人层出,温暖和谐点亮城市“心灯”

      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韩国,在国立首尔大学发表演讲时,用中国志愿者张宝为韩国患者捐献骨髓的生动事例,强调中韩两国人民血浓于水的深厚友谊。2014年,张宝当选“中国好人”、“安徽好人”、“淮南好人”、“心动安徽·最美人物”、“感动江淮优秀志愿服务典型”。

      92岁的龚宗柔,是安徽省年龄最大、默默奉献时间最长的志愿者。她退休后办起了免费辅导班,为周围下岗工人子女义务家教,一教就是30多年。而6年前,一司机不慎轧断其腿,她再也站不起来,可她不但没有怪罪,还主动担起了司机夫妇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一教就是几年。2005年她还报名捐献遗体器官,将最后一点力量留给他人。

      …… …… ……

      在取舍得失的一瞬间,是谁给了他们义无反顾的决断与坚持?一位位淮南好人用感人事迹,诠释了这道命题背后的章节: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

       “身边好人”,用发自内心的道德力量温暖、感动着淮南,引领我市向更加文明、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

      种子发芽需要沃土,道德成长离不开“社会营养”。我市好人层出不穷不是偶然现象,正是源于多年来围绕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培育崇德向善的道德土壤。

      精神宝藏哪里开掘?从2008年起,我市就开始“全市道德模范”、“感动淮南十佳事迹”、“淮南好人”等评选活动,展现“最美淮南人”的风采,也让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追有标兵。

      我们翻开近年来淮南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彩画卷:救火英雄周训国、好医生年介舜、“洪战辉”式好少年王兆华、舍己救人的少年孙志宝、义捐肝脏的楚五妹、人民检察官的榜样王世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让人们记忆犹新,每一个姓名都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张扬道德的大旗,耸起一座时代的丰碑。

      “除了精心组织开展评选活动,我市对道德典型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表彰,激发见贤思齐、明德惟馨的正能量。”淮南市文明办有关负责同志如是说。

      德不孤,必有邻;德者先,从者众。扎根丰厚的道德土壤,使淮南市的凡人善举从开始的一个个“盆景”,发展成为一片片引人入胜的“风景”。自1994年淮南首个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涌现出未成年人保护志愿者、艾滋病防治宣传志愿者、大型赛会志愿者、消防志愿者、交通劝导志愿者等大批志愿服务群体。截至目前,我市共建立了204支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2493个青年志愿者服务小队,324个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青年志愿者固定人数已达29670人。

       (二)英雄辈出,道德力量挺起“精神脊梁”

      2010年,海地发生了里氏7.3级强烈地震,正在执行任务的淮南维和女警察汪雪艳,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冲进废墟,用双手从废墟中营救出5名被埋者。她以英勇无畏的行为,铸就了“中国形象”,赢得了国际赞誉,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

      2011年,“平民英雄”徐明宏入选第十一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候选人,省政府批准追认他为烈士。2010年,潘集区祁集村村民徐明宏干完农活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家赶。途经祁集渡口时,听到有人呼救,他看到离岸约30米远有3个孩子在激流中时沉时浮,危在旦夕。来不及脱掉衣服,便跳进水中,用尽全身力气,将3个孩子拼力托拽到河边,而精疲力竭的他,则在妻子的呼喊中沉入激流。

      …… …… ……

      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是谁给了他们舍生忘死的勇气和力量?一位位淮南英雄用英勇行为,诠释了这道命题背后的章节: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激励一座城!越来越多的“英雄”,成了“精神标杆”。

     “最美”故事来自民间,“英雄之美”最具感召力。2013年初,我市把“道德讲堂”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城市文明程度测评指标体系、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单位申报等考核内容。当年9月13日,我市“道德讲堂总堂”第一期开讲后,受到普遍欢迎,参与者接踵而来。很快,各种类型的“道德讲堂”覆盖了全市的机关、学校、社区、企业。“道德讲堂”上,众多平时默默无闻、长年从事美德善举的人被发现。一个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身边好人,一件件可亲可敬、可歌可泣、可信可学的感人故事,积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德堂”。越来越多的人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今年以来,全市就有超过30多万志愿者走上街头,从事各类志愿服务,社会各界市民也纷纷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送上温暖。

        (三)模范涌现,新风文明矗起“精神地标”

      今年高考和中考期间,“平凡志愿者爱心车队”,用一件件“凡人善事”,为能源城平添了许多温暖。这已是“爱心车队”第9年义务为学子们服务。2006年5月,宋世平等7名出租车驾驶员自发组建了淮南市首个“平凡志愿者爱心车队”。9年来恪守诚信、一诺千金,重义轻利、不计得失成为这个车队信条和誓言。目前,爱心车队已经发展到600多人,爱心接力仍在进行中……

      环卫工人彭典云,32年来,始终用五尺扫把为城市“梳妆打扮”。她每天凌晨5点之前就来到路面上,一直到晚上10点后才回家。长期的劳累,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缠上了她,可她至今依然坚守在环卫岗位上。日子很清贫,但她坚守道德底线,拾金不昧。一年夏天,彭典云拾到钱包,装有两万多元。她顶着烈日在原地等了3个多小时,把钱如数交给了失主。

      在那名利得失之际,是谁给了他们的刚毅与从容?一位位平凡市民用平凡之举,诠释了这道命题背后的章节: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

      我市始终引领全市人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平台,组织开展勤劳节俭、孝老爱亲、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和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网络等文明引导行动,大力塑造谦恭有礼的淮南人。

      将核心价值观融入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的“文明祭祀”、“端午踏青带上文明”、“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等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和群众性活动,进一步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如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已转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凝聚起全市人民奋力推进“五个发展”、建设美好淮南的不竭动力。正如一位市民所言,这些深植于社会、深植于人民群众心中的美好品质,为淮南挺起了“精神脊梁”,矗起了“精神地标”。

(记者 张静 朱庆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