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关注淮南牛肉汤产业化 > 牛肉汤做法或最早见于《淮南子》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牛肉汤做法或最早见于《淮南子》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6/11 8:41:0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牛肉汤起源”之“百家争鸣”(四)
牛肉汤做法或最早见于《淮南子》

      无论是在省内还是在全国其他城市,人们只要一提及牛肉汤,都习惯于在牛肉汤前加上“淮南”二字。淮南牛肉汤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品牌。

      牛肉制成汤的做法是否有文献资料记载?牛肉汤又是起源于哪里?古人是否吃牛肉熬制的汤?本报已经连续刊发了“淮南牛肉汤起源”之“百家争鸣”系列报道3篇,引起了广大读者极大的兴趣,但也有读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淮南宜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后继认为,探讨淮南牛肉汤的起源,必须要从历史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他查阅了文献,发现在《淮南子·齐俗训》中记载了牛肉汤的做法。

      刘后继告诉记者,如果一个产品申请地理标志,必须要有文献记载。有文献记载的东西才可信、才有说服力。

      他说,目前淮南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说淮南牛肉汤源自赵匡胤。五代十国的赵匡胤据兵八公山,攻打寿春(寿县),寿春守将刘仁瞻军纪严明,守城如命,尽管赵部顽强作战,仍屡攻不下,久之,外无救兵,内无粮草,赵匡胤反被兵困南塘。地方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把自家耕牛纷纷宰杀掉,煮成大锅汤,送进赵营,官兵喝后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攻破寿春城。公元959年,陈桥兵变,赵匡胤登基,始终忘不了南塘的牛肉汤,后来在民间把淮南牛肉汤传为“神汤”,又传为“救驾汤”。刘后继认为,这种说法只是民间传说,没有根据,更没有文献记载。

      刘后继说,再说赵匡胤创立的宋朝,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严禁屠杀耕牛。如要屠杀,也得向政府报告缘由,由政府统一屠杀。《宋史·包拯传》中记载了一桩包公智审割牛舌的案件,在宋朝,私自杀牛是违法的。

      刘后继说,要说文献记载,《淮南子·齐俗训》可解开这些疑团。文中有曰:“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其本一牛之体。”翻译过来的意思为:“现在屠宰牛而制作牛肉,有的做成酸的,有的做成甜的,煎熬烧烤,做出各种各样醇美之味,然而它们都出自于同一条牛。”这其中的“熬”便是熬牛肉制汤的意思。因此,在刘后继看来,《淮南子·齐俗训》目前也是考证牛肉汤做法的最早文献资料。

      刘后继表示,民间关于牛肉汤的历史起源有很多,据《汉书》记载,公元前164年,刘安被策封为淮南王,其招贤纳士、著书立说,携门客“八公”撰写了中华名著《淮南子》。相传,王府御厨刘道厨艺高超,刘府上下均称其“老刘头”。淮南王于八公山上炼制仙丹,可佳肴送到山上时早已凉而无味。老刘头看到淮南王凉膳充饥,日渐消瘦,不禁冥思苦想,终出一策。老刘头率众家丁杀牛取骨,甄选十余种滋补草药及卤料熬制成醇香味美的汤汁,并备好牛肉、粉丝等配菜与汤汁一同担上山去。由于油覆汤表,久热不散。淮南王尝后赞不绝口,牛肉汤便成刘府秘膳,后流入民间,代代相传。刘后继表示,当初为了给桶装的淮南牛肉汤起个名字,自己也煞费苦心,后来在网上看到这段文字后,便为自己研发的产品注册了“老刘头”这个商标。

      此外,淮南牛肉汤的起源民间还有传闻与赵匡胤、乾隆等相关联,但对于众说纷纭的牛肉汤起源,刘后继表示,大家的目的无非是让淮南牛肉汤的名号更响亮,更有历史文化底蕴,其实无论源自哪里,对于淮南人来说,淮南牛肉汤就是一种家乡的味道,它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江淮儿女的思乡情结。如今,很多本地企业纷纷扛起淮南牛肉汤的大旗,无非也是想把这块传承下来的金字招牌叫得更响,擦得更亮。

(记者  李钧  李舒韵)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