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是每一个公职人员绕不过、躲不开、更回避不了的责任。与人生而言,这份责任让我对事关幸福的三句话有着更深刻的领悟:
第一句:《人生》的开篇题记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段给了我很大启迪,无论逆境顺境中都时刻警醒鞭策自己:青春易逝,应当把握好青春,开拓进取每一天。特别是步入而立之年以来,对“什么是人生的‘要紧处’”、“如何才能不‘走错一步’”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人生,路的长短、走的对错,全靠自己的珍惜和把握。作为司法行政干警,在清正廉洁这个问题上,除了需要他律之外,最重要的,还得端正人生观,从思想上自律。领悟了《人生》的扉语,对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也就会一清二楚。
第二句:“你幸福吗?”
2012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访普通大众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幸福吗”,激起了人们对“幸福”的大讨论。每一个人都在寻找着幸福,对于公职人员而言,有个词,它比“幸福”更朴素、更基本、更能激起每个人共同的利益感,那就是廉洁。难以想象,一个平日里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事后害怕东窗事发而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的公职人员,在“你幸福吗”这个问题上,能否有底气作出肯定的回答。“人不会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送入坟墓”。廉洁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条红线,一头连着每一位公职人员最起码的从政品格和健康自由,另一头连着的却是父母妻儿的喜怒哀乐、事业家庭的起落沉浮、人生价值的荣辱与共。这条红线,也是个万无一失和一失万无的关联,它肯定不是工作的全部,但若失去它,肯定会失去全部。
第三句:“清廉一生平安,实干造福百姓!”
央视“扬正气、促和谐”廉政公益广告中,曾扮演焦裕禄、杨善洲的李雪健老师,受到扮演角色精神力量感动,道出了公职人员和百姓打造共同幸福指数的结合点,那就是一要干净、二要干事。在廉洁上,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鸵鸟思维:一味“怕出事”而不敢担当,能少干就少干,能不干就不干,认为这样就清廉了。实质上却没有分清“怕出什么事”和“不干什么事”,偷换了概念,将正常“必需干的事”和“违法乱纪的事”煮成一锅粥,严重混淆了廉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廉洁和实干从来就是互为作用,密不可分的。廉洁是发展的底线更是保障,廉洁最终都是围绕发展为主题。因噎废食、裹足不前,一味守摊子、混日子,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的现象和行为,不仅荒废了自己干事创业的大好人生,也耽误了淮南加快转型发展的机遇,更玷污了党员干部的本色。如此为官从政,何谈良知责任?何谈人生幸福?实在是可叹可悲。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党员干部有了人生的主题,才能持续赢得群众的“小推车”,演绎精彩的人生。
公职路上,何为幸福?幸福何为?人人向往,却也简单——
“拥有廉洁,就拥有幸福。”
(苏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