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在天 运在手 功在得人 成于守信
——八公山下话袁术
海 墨
我猜想,地球当年还是滚滚岩浆逐渐从表皮往内里冷凝时,突然从血红的梦中发出一声淡淡的感叹,粘稠黑红炽热的水面荡漾出一丝涟漪。渐渐地,涟漪冷却,峰壑蜿蜒。那就是我,今天的八公山。
我没有丽姿秀形,绵延而乏雄伟,重叠而失险峻,绿繁而缺伟岸。但你们可别小看了我。我就坐落在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是中国历史轮回的见证者。我的一土一岩,混合了代代鲜血,融蚀了吴钩汉戟,镌刻着英发雄姿。南北争战、皇朝变幻,王侯豪强、瓜农麦客,都在我的肤体中沉积、凝固。我不寂寞,那草木摇摇,风传雾卷,都是滚滚豪杰、代代枭雄的魂灵在舞蹈、吟唱。你捧一把我身上的褐土,那就是这神山的历史年轮,伸开手掌吧,仔细透视一下,你看,一个鲜活的人物,正从掌中云烟般袅袅浮起。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末年一个永远不能忘却的人,他叫袁术。他的故事很能让你沉思、玩味……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阀混战,诸侯割据,天下大乱。此刻的袁术,与董卓闹翻了,正带着卫队离开洛阳,直奔河南南阳,那是他的根据地。
睛空一鹤,直冲云霄。袁术此刻感觉就是一只白鹤,壮志鼓双翅,豪情振羽毛。他要回去,争天下!
争天下,他确实有这个资本。他是门阀世家,出身豪门,有着深厚的政治和人脉资源。他有稳固的地盘、丰厚的经济来源。河南南阳是他多年苦心经营的一片富饶之地。当时的南阳有人口百万,可谓人丁兴旺、岁饶年丰。他有强大的武装。部队最多时达到五十多万,猛将如雨,谋士如云,铁骑成群。讲句夸张的话,叫叱咤则山岳崩颓,谈笑则风云变色。后来他把大营扎在寿春,目的是北图中原,南窥湖汉,一扫群雄,统一天下。当此时,环视中国,能与袁术比肩的,能有几人?他有在政治、军事上任性的资本。
此时,他也并没有想到,由他可着劲地任性,也就五六年的功夫,他就从辉煌迅速走向灭亡,应着那句“其兴亦勃焉,其衰也忽焉”的箴言。
一切从哪说起呢?我记起了他与孙策和孙家军。
破虏将军孙坚带着两万人的孙家军,从长沙来到南阳,依附如日中天、红得发紫的袁术,又跟着袁术定居在寿春。孙坚后来在与刘表的战争中不幸遇难,但孙家军并没有离开寿春。因为孙策并不是什么豪门贵胄,他的爷爷不过是浙江省富春一个瓜农,到了他的父亲孙坚,才靠军功累积当上了长沙太守。那会儿,孙策并没有并有江东、建立吴国、三分天下的妄想,也只是想跟着袁术混口饭吃,为他打工当差。将来能够出将入相,封妻荫子,人生也就足矣!
有这样一支生力军,特别是英姿豪爽、喜朋好友、胆识过人的小霸王孙策的到来,对于袁术来说,本是天大的好事,用好了孙家军,对于他袁术争霸天下,大有裨益。但袁术这个人心胸狭隘,极其重视小集团的利益。对于这些依附的人,他内心深处极不信任,时刻防备他们叛命政变。这种心胸岂能把孙策这样的虎将融入袁氏的核心集团。
袁术有一天登上八公山,远远看见孙策在北门外练兵,对着我悄悄叹息,“我的儿子要能像孙郎一样,就是死了也无遗憾。”我知道他内心深处佩服孙策,曾经托梦给他,告诉他只要诚心、公平对待孙策,孙策一定会为他赴汤蹈火,开天辟地。但他一梦醒来却摇摇头说:“虎小好玩,虎大伤人。”
也许,这就是他噩梦的开始。他公开对孙策说,你父亲和我就是亲兄弟,你父亲不幸牺牲,你就是我的儿子,我一定全心全意关照你。
我知道,那是他老于世故,要玩孙策于股掌之中。我更知道,心里的阴影,终究要透射到外面的世界。果然,他曾经向孙策许愿,只要你立下战功,九江太守就是你的。他嘴里是这样说,但当孙策立下战功,他却违背了诺言,任用了老部下陈纪。后来袁术向庐江太守陆康征集三万斛大米,陆康拒绝。他又派孙策征讨陆康。临行时,他满脸悔意,对孙策说:“上一次错用陈纪,违背了诺言,我一直愧疚在心。现你只要拿下庐江,就任命你为庐江太守。”
孙策领兵进攻陆康,数次血战,把陆康赶走。谁知袁术又把孙策召回,另外委派他的故吏刘勋当了庐江太守。
功而不赏,言而无信,他运作孙策的结果,就是孙策越来越深的郁闷和埋怨?再加上孙坚死后,孙策与母亲为孙坚发丧,要将父亲葬在曲阿。有人告诉袁术,孙坚在攻入洛阳时得到了传国玉玺。得玉玺者得天下,孙策移父改葬,就是要把传国玉玺悄悄带走。一定要把玉玺截下来。袁术便乘人之危,拘住灵柩和孙策母亲不放,强行夺走了玉玺。
仇恨发芽了,慢慢长大。分道扬镳,已是早晚之事。
身边陡然增加了一个仇人,让袁术不寒而栗。他想先下手为强,杀了孙策。但他欠孙家太多,孙策又没有什么叛逆的举动,他又怎么下手呢?
突然,传来消息,有一个叫刘繇的爷占据了丹阳,赶走了袁术委派的官员,其中有一个官员是孙策的舅舅。
袁术多次派人进攻不能如愿。这个时候,孙策果断向袁术提出愿意带着孙家的一千人,助攻丹阳。
袁术看着孙策,感觉这一次孙策一去可能就不会回来。有心不同意,但转念一想,“刘繇兵力强大,又有会稽太守王朗支援,你个小娃娃去进攻,就是老虎嘴上捋须,有去无回。不如这次就让你去送死,我也少了一个仇人。你若打了败仗回来,既杀杀你锐气,我也算兑现了承诺,以后管你也更容易。”
打开铁笼走猛虎,顿开金锁腾蛟龙。孙策带着黄盖、程普、韩当等一千人马离开了淮南,从此金龙入海,一去不回。我知道他们已自断退路,怀必死之心,这种搏命的力量是可怕的!果然,他们一边攻城掠地,一路招兵买马,最终占据丹阳和曲阿,很快又攻取吴中,拿下会稽,从此与袁术抗命,成了袁术的一大劲敌。
袁术抢来了传国玉玺,却因为赏罚不公,失信于人,不但失去了孙策这个最为珍贵、最重要的“传国玉玺”,也让将士们寒了心。我就看到,周瑜、鲁肃一班人,或聚或散,纷纷离开寿春,投靠了孙策。
功在得人,事业靠人。孙家从归附到离心,从离心到仇恨,从仇恨到对敌,铺就了袁术败亡的道路。得人失人之变,就是盛事转衰之果!
我感觉我身上的草木都在摇头叹息。且慢,这故事没有终结呢。袁术还有更大的失算!那就是他目光短浅,逆势而行,寿春称帝,这更导致了他事业的迅速衰败。
东汉王朝,尽管已经名存实亡,但毕竟落难的皇帝还在。天下举义兴旗,匡复汉室的忠君之心尽管不断锈蚀、消磨,但仍然是一股强大的人心力量。
董卓,他可以更换皇帝,却不敢换了刘家天下。
曹操,他收留了无家可归的汉献帝,成了真正的皇帝,却从来也没有推翻皇帝的行为,而是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游戏玩得透熟,整天打着皇帝的旗号东征西讨那些不听话的封建军阀。
刘备,虽然是织篓卖履之辈,但也自称是皇家后代。他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收敛着一颗雄心,呼喊的是匡复汉室。
这个时候,袁术称帝,真是胆大妄为,决非聪明的政治家。但他也有理由哇。他认为自己是天命神授,就是作皇帝的命。我听他向我祷告时,讲了三大理由。一者名字暗合谶文,那谶文说的是“当涂高应当代汉”。古者百家为里,十里为术,术为邑中大道,可作涂字解释;袁术的术就是涂,名与字俱暗合。二者按照五行学说,汉为赤色。东汉末就流传着黄要代赤的预言。那黄巾起义,打出的就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号。黄巾起义败了,何人命中有黄,可以代赤?袁术认为袁家起源于陈国,传说是舜的后代,舜以土德王天下,土德属黄。按照血源关系,袁术命中有黄,黄可代赤。他袁术当然可以当改朝换代的皇帝。三者他占有了传国玉玺,加之一帮命理术士、风水家们到处宣传寿春之地是龙脉所在,有天子之气,他就认为自己是应天承命,于是在八公山的主峰,祈天祷地,居然就在寿春置百官、立六宫,建祖庙,大言不惭地当起皇帝来,硬生生地把自己打造成了天下共诛之的恶人。
孙策因此与他彻底决裂,断其南路;哥哥袁绍与他翻脸,誓与决裂;曹操又借着捍卫汉室的旗号对他进行不断地打击,一日数战;反复无常、要与他结儿女亲家的吕布又在淮河两岸不断交锋,死缠烂打;一些出走的老部下悄悄蚕食他的越来越缩小的地盘……
更有甚者,在那个战火纷飞、民生凋弊、社会极度贫困的时代,他本该与部下同甘共苦,开源节流,却极度奢侈,挥霍无度。后宫佳丽数百,皆服绮罗,食粱肉。他浪费无数,竟然不愿意分一点与为他卖命的将士。
粮没了,人散了,走依以前的老部下,不是被拒绝,就是被驱赶。在他最终油尽灯枯时,他以传国玉玺为信物,要北上依附与他翻脸的哥哥。又被刘备截住了去路。看着拦路的强兵壮马的刘备,袁术料定冲不过去。他只有回寿春,回到八公山。
中午了,人困马乏,饥肠辘辘。最后还剩三十斛麦麸子,也被随从士兵一抢而光。
离我还有八十里了,他再也走不动。他遥遥对我下拜。我能看见他那行将枯槁的身形。他满脸泪水,苍天哪,这就是我袁术的命运吗?他问我,他要我给他一个真正、确实的理由。
你说的对,这就是命运!命在天,但运却在你自己的手。命是机遇、形势、环境。而运是人的视野、心胸、胆略和机敏。你纵然有纵横江湖、称霸天下的命,你却逞骄显贵,心难容人;待人无信,反复无常;奢侈无度,寡恩失德。你的运作是失败的,消耗、败光了你原本强大的资本,你的运便天地迥异。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命在天,运在手;功在得人,成在立信!
他昂起头,一脸迷茫地看着我,似听天书,过了一会儿,他的手开始剧烈抖动,浑身乱晃,“渴啊,快给我上蜂蜜茶啊!渴啊!”他叫着。
无人问津。
他喷出一口黑血,软软倒地,就在灵魂出窍的一刹那,他还说了一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