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热爱淮南的N个理由 > 我是淮南人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我是淮南人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5/25 6:51:3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刘岩岩

    阵阵鸣笛将我从对家乡的思念中唤醒,转目凝望窗外,飞速倒退的影子,竟慢慢绘成了一副流动的青山画卷。那是怎样一抹厚重的绿,透露着斑驳的沧桑,却又彰显着旺盛的生命。火车缓缓靠站,原本不是很大的车站似乎因为前来求学的学生而略显拥挤。
    迈出拥挤的车站,迎面是阵阵袭来的轻风,夏末初秋的风儿似乎还不能带来凉意,却平复了我烦躁的心绪,我闭上眼睛,深深地一个呼吸,睁开双眸,坚定的前行。从此,我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从此,我与淮南这座城市有了浓浓地、化不开的缘分。
    每当回忆起初次来到这里,脸上总会泛起浅浅的笑容,高中毕业,那一年的十七岁花季,青春的年纪,也是懵懂的年纪。自以为无所畏惧,背上行囊便敢远赴他乡,可当踏上陌生的土地时,却怯于交流,不敢上前一步。感谢生命,让我邂逅这热情的城市,我似乎都未曾开口,便顺利的来到了目的地。
    四年的相知,我熟悉了这里,四年的相伴,我爱上了这里。我喜爱偶尔清晨简装去呼吸那洞山清新的空气,我喜爱周末中午穿梭于淮南各式小吃的海洋,我喜爱傍晚漫步在幽静的龙湖公园,我喜爱于夜里寂静的图书馆思索这个城市带给我的每一份美好。我曾用双腿丈量过淮河的岸堤,去感悟那滔滔东逝的江水,它宽广,却不似那汹涌的黄河让人心中生畏;它婉转,却又透露着缕缕的威严,丝毫不似江南的小家碧玉。
    美好的时光似乎总是短暂,还未欣赏够你的美,转眼,便即将告别这里。大学毕业,踏上旅途,我竟模糊了双眼,心中久久难以平静。曾以为这里只是人生的一个中转站,离别只是早与晚,一如当年离开故里。而今我却是如此不舍,是这里的热情吧,是这里的历史吧,是这里清脆的山吧,是这里奔腾的河吧。不!远远不止,是这里我所走过的每一条街道,是这里我所尝过的每一种美食,更是这里我所洒下的每一滴汗水,是我在这里流淌过的美丽青春。
    所以,今天我回来了,带着欣喜,带着回归“故里”的满腔热情。走在街上,若有人问起,你是哪里人。我会用地地道道的淮南话告诉他,我是淮南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