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推进实施1235战略 加快淮南转型发展 > 构建产业发展新平台 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构建产业发展新平台 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5/5 8:54:0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记者再次踏上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这片沃土,扑面而来的是阵阵“高”、“新”气息,处处感受到的是创新驱动的澎湃——构建产业发展新平台 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艳阳下,广袤的山南大地上,江淮云产业平台的身影巍然矗立,淮南智慧谷科技研发孵化平台建筑群正在进行外立面装修,淮南大气科学研究院实验楼和职工培训中心已拔地而起,仅此一角就让记者切身感受到了园区快速发展的脉动。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无人机、新能源、“淮南智慧谷”……一大批项目正在高新区“乘势扬帆”。

  作为我市唯一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何能够在新常态下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发展,考验着高新区一班人。高新区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1235’发展战略,我们研究制定了‘1236’的工作思路,‘1’是实现一个目标,即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其中包括目标考核指标、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工作目标等。‘2’是实施两大突破,一是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实现引进内资45亿元,实际形成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20亿元,完成外商直接投资2500万美元。二是实现项目推进新突破,列出洽谈项目签约计划表、签约项目开工时间表、在建项目建设时序表、竣工时间表。‘3’是建好‘一云、一谷、一园’三大创新平台,‘一云’就是建好江淮云产业平台,将新吸纳电子商务类企业30家;‘一谷’就是争取提前建成淮南智慧谷科技研发孵化平台,加快合工大、中科大、机械总院、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入驻;‘一园’就是加快电商产业园落地建设。‘6’是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努力推动园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招商引资与项目推进并重

  “招商成就项目,项目带动发展。招商引资是我们高新区的头等大事。”高新区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我们开展全员招商,对今年45亿元招商引资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到了每个人员。紧盯洽谈项目,我们加大了对彩城集团、白马集团、明阳集团、碳化硅、易康泰科等项目跟踪力度,加快了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淮南大气科学研究院科研项目的入园,并将通过中国移动安徽分公司、万泰电子、江淮云产业平台以商招商,壮大园区的经济总量。”

  据了解,按照“在建项目抓进度”、“签约项目抓开工”的要求,高新区将项目推进作为第一要务,加快了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研发片区、淮南大气科学研究院二期项目建设,争取中移动数据中心项目一期7月份建成投入使用、万泰荣博5月份入驻、淮南智慧谷今年建成并实现部分科研机构入园。加快了润敏江生物科技园引资,努力重启建设。积极对接日芯光伏项目,明确项目投资建设计划。积极推进盖天力医药产业园、宝之佳4S店等签约项目,争取上半年全面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与园区整合并进

  “去年,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安徽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安徽淮南工业园区整合为‘安徽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去掉‘筹’字,对我们淮南高新区来说,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高新区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将把完成园区整合作为加快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契机,进一步加快省级安徽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统筹,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增强园区管理服务功能,努力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上有新的提升。”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加快园区整合的同时,高新区坚持规划引领,抓好了高新区10.75平方公里范围内东西园区中间地带的“三规合一”编制,为项目入驻提供依据。高新区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今年上半年完成万岗变电站的正式运营,下半年新建的3个开闭所将建成投入使用,并将全面建成7.2公里道路和自来水管网。高新区加快项目用地的征迁,明确了和谢家集区、三和镇土地征收体制,完善了基础资料,建立了电子档案。高新区还将进一步完善国槐路、泰康街、大别山路、泰宁大街及青桐大道等约8.8公里道路的供水、供电、绿化、智能交通等市政配套设施。

  服务企业与督查问责并行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高新区把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作为园区的第一责任,大力实施了领导联系项目制、项目定期调度制、企业诉求限期办结及复函制、全程代办制等服务企业制度,制定招商引资项目入园服务工作流程,实行一套表制度,对项目入园服务工作流程及土地标高等有关数据一次性发给企业,做到一目了然。同时,高新区积极加强与市担保公司和通商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合作,为入园的中小企业联系落实融资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项目建设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 高新区负责同志对记者说,“为了确保项目推进,我们把督查问责作为加快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了园区工作的督查力度,定期对工委、管委安排的工作以及企业和其他项目反映的问题、办理情况进行督查通报,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通讯员 王运 记者 苏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