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热爱淮南的N个理由 > 煤城情缘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煤城情缘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4/27 7:18:2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胡 锋

    一座城一生情,一生情牵一座城。对于出生在淮河岸边的农家子弟来讲,学习在煤矿、工作在煤矿,可如今却生活在城市,这份情深深地流淌在柴米油盐的时光河流里,就像流淌在身体里的血液一样,那样的浓稠,那样的紧密。
    离农村老家八里远的地方,有座煤矿叫新集煤矿,对于与矿毗邻而居的农家子弟来讲,对煤矿是多么的向往。直到1994年,新集矿区与合肥联合大学共同办学,让我这个泥腿子有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折,考进了这座花园式的矿办学校。在求学的日子里,除了更多地学习书本知识外,就是尽情地享受矿山的风情。两年后,自然而然地成为矿山的一员了。在近二十年的日子里,我从一名井下工人,成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企业在艰难发展中给家乡和乡亲们赋予了更多的获得感。一批伴随着矿用产品的生产企业,一批服务于矿工生活的后勤服务业,一批甩掉农具的乡亲成为新的同事,这一切的变化让我们为投身于这样煤矿而骄傲和自豪。后来,才知道这既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企业员工的责任,我们只有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建设中去,才能助推企业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毕竟我们在服务矿山的同时,也间接地服务着父老乡亲,乡村的变化让我们骄傲地看到城乡的差距在缩小。每次回农村老家,除了更多的感受乡亲、亲情外,更能感受到父老乡亲对煤矿的关注,关注企业的发展、效益,更关注企业的安全和生产。因为这里不仅是我们赖以长期的共同依靠,也是家乡地区发展的经济支撑。因此,作为企业三万名职工中的一份子,为工作在这样企业而自豪,也更深深地爱着新集,爱着矿山,爱着矿工,爱着那乌金般闪闪发光的太阳石。
爱是没有理由的。哪怕是因为岗位的变化远离了巷道中穿行的日子,住进了生态宜居的城市家园,但却在平常的时光中增添了一份新的爱恋。一晃八年过去,尽管工作的性质没变,但工作环境却由农村转到了城市。在这八年里,更深刻地感受到城市日新月异的图景。比岁月长的还快的城市建筑,鳞次栉比迫不及待地窜进人们的视野,一栋一栋崭新的楼体外饰好像在上演着城市时装秀,让人们目不暇接。扩宽的马路和奔腾的车流好像在竞赛一样,车辆以增速的优势让马路变得越来越拥挤,城市的跑道永远也赛不过奔腾的车流。绿茵下闲庭信步的老人,爽朗的笑声传递着家家户户的幸福往事,成为一种和谐的咏叹调,洋溢着一种亲情,透视着一种舒心。车子穿过洞山隧道,欢快的鸟鸣像是山南新区迎宾的乐队,召唤着每位来往的客人,欢迎他们到新区感受五彩淮南的又一次嬗变。有幸在伴山而居的小区里安家落户,每天聆听着欢快的鸟鸣和着那工地上跳荡的音符,简直是一曲浑然的天然交响,伴着新城区的居民们走进了幸福的梦乡。
    因为爱煤矿,我们才走进了八百米井下宫殿的深处;因为在煤矿,我们才融入了五彩之城中甜蜜的生活。走进煤矿,走入煤城,走向更加五彩斑斓的生活,这还要我说出爱的理由吗?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