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实现廉洁发展“大家谈” > 用廉洁从政呵护人生的幸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用廉洁从政呵护人生的幸福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4/17 8:19:2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作为普普通通党员干部,我们是党的人,是政治人,是国家人。我们的手中多多少少都握有一定的权力,拥有一定的资源,这些权力和资源是我们幸福的依赖,但权力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促使人奋发向上,飞黄腾达,也可能诱使人腐化堕落,毁掉一生的幸福。

  廉洁是幸福的分水岭。廉洁的这一边是山花烂漫,风光无限;那一边就是万丈深渊,苦海无边。做到了廉洁,就不会触犯党纪国法,可以继续追求个人的成长进步,追求更大的幸福。不廉洁从政,会失去权力,失去尊严,甚至失去自由。

  廉洁是幸福的保险柜。领导干部既是机关干部的主心骨,也是家庭的顶梁柱,是为家庭遮风避雨的大树,或多或少的已经为一个单位和家庭创造了幸福。但幸福不是一时一事,唯有廉洁从政,才能把我们的幸福存储在安全的地方,到达幸福的顶点。

  廉洁是幸福的一杆秤。幸福是可以称出来的,而秤锤的高低取决于我们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不廉洁,幸福会倒向不幸。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公不正的行为不仅会造成社会的不幸,归根结底会让自己不幸!

  追求个人和家庭的幸福也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一个人要追求一生快乐幸福,实现让激情燃烧的目标,就应当为之奋斗、为之付出,更应在这个进程中慎思慎行,把好廉洁自律关。

  第一,要加强学习,感悟幸福。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拥有更多的幸福感,需要加强学习,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修养。有人把索取多少作为幸福的标准,这是一种狭隘的低层次的标准,我们应引以为戒;有人把奉献社会作为人生的最大幸福,这是一种值得推崇的高标准幸福,我们应该向其靠拢。而这种高标准的幸福观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在学习中提高修养,提升境界,在学习中学会感悟幸福,发现幸福,从而获取更大的幸福。

  第二,要廉洁自律,恪守幸福。幸福虽然是一种主观体验,但是还需要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做基础。食不果腹大谈幸福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衣不蔽体高唱幸福也只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追求一定的物质利益是个人谋求幸福的权利,但关键是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应该成为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不越雷池一步,不摸烧红的铁,不碰高压线,做到不义之财不要,不法之物不拿,不净之地不去,不正之友不交,严守党纪“红线”、筑牢廉洁防线、划清权力界线、控制欲望底线,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用廉洁自律来恪守幸福。

  第四,要求真务实,创造幸福。求真务实需要真抓实干,廉洁自律也不能说在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廉洁自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常怀敬畏之心。要敬畏群众,就是敬畏人民群众的监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多作换位思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在给群众创造幸福的过程中,体验自己的幸福。还要敬畏岗位,岗位是成就事业的舞台,更是我们谋生的饭碗。敬畏岗位就要知能力素质之不足,知岗位责任之重大,知履职尽责之不易,珍惜岗位,热爱岗位,尽心、尽智、尽力、尽责而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履行岗位职责。

  作为党员干部能够带头修身养性,正确理解幸福、追求幸福、享受幸福,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则是呵护人生幸福的战略选择。

(马胜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