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热爱淮南的N个理由 > 淮上明珠永幸河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淮上明珠永幸河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4/13 6:38:3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李 忠

    1988年5月,时逢淮北地区大旱,将军外交家黄镇同志亲临凤台县永幸河灌区视察。看到水网成龙配套,一派江南风光,麦田丰收在望,这位又被称为红军艺术家的老人欣然题词:“淮上明珠”。
     淮上明珠永幸河是一条不平凡的河流,它是凤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人间奇迹。永幸河系凤台县境内一条人工开挖的大型水利骨干河道,长43公里。以该河为主轴,辅之多项水利配套工程,形成面积达664平方公里、耕地55万亩的永幸河灌区。永幸河灌区基本建成时,沿永幸河兴建桥梁25座,涵闸控制工程15处,一级翻水站3座。灌区内开挖大沟14条,长105公里;修筑斗渠169条,长2400公里;兴建二级抽水站219座。担任过凤台县政协主席的齐儒卿同志,曾在该县政府长期分管水利工作,他撰文写道:“永幸河灌区除了有显著的排灌效益外,航运、交通、绿化效益也比较好,永幸河和部分大沟均可通航;工程做到哪里,道路就修到哪里,也就绿化到哪里,使那里美似江南水乡。”昔日的“穷灾窝”,今天的“聚宝盆”。永幸河灌区的建成,有力促进了农民群众收入的增加,极大改善了凤台县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奠定了凤台成为全国的水利强县、农业大县的坚实基础。
    淮上明珠永幸河是一条不寻常的河流,它彰显了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伟大民族精神。追溯永幸河的规划建设历史,应当回到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早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永幸河首次规划并动工兴建。1960年困难时期被迫停工。1966年局部工程恢复建设并第一次取得工程效益。1976年冬,根据调整后的规划,凤台县委县政府动员10万劳动大军,展开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会战,完成土方500多万平方米,开挖河道43公里。1977年,县里又集中近2万精壮劳动力,完成重要配套工程。1978年10月,永幸河灌区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从规划设计到竣工使用,整整用了30年。30年来,凤台县历届领导和广大干群像大禹治水不休,似愚公挖山不止,追逐永幸河的梦想,终于梦想成真,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历史走到今天,永幸河在凤台大地流淌了37年。历任的凤台县官坚持“一张图”,始终致力于永幸河的建设发展。永幸河精神业已提炼: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科学务实的创新精神、薪火相传的进取精神。
    淮上明珠永幸河,爱你有无数个理由,你当然是让我们热爱淮南的一个理由!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