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安徽日报:“顺口溜”里看变化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安徽日报:“顺口溜”里看变化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11/28 9:50:1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安徽日报2014年11月28日6版

  本报记者孙玉宝本报通讯员徐瑞成

  “落实党的十八大,改善民生乐天下;一馆三站全开放,资源共享惠万家;文化活动常下乡,戏剧电影互交叉……”11月19日,记者来到淮南市毛集实验区毛集镇综合文化站采访,刚走到大门口,就听到年过六旬的农民尹传坤一段精彩的“顺口溜”,引来众人的热烈掌声。当天是毛集镇村民的“文化活动日”,不少村民来到文化站,以板话形式传颂民生福祉、抒发幸福感受。

  据该文化站负责人介绍,板话即“快板诗”“顺口溜”,有说有唱、夹叙夹议,生动活泼,是当地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等,纯粹口语,念起来很顺嘴。在毛集实验区,村村都能听到不少由群众自编自演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生动、简洁、朴实,回味悠长,内容大多是对民生工程的赞颂。

  在花家湖社区,记者见到正在指导演出的毛集推剧研究会负责人朱咸来老人。他也忍不住用快板诗的语句说唱了一段:“民生工程暖人心,每条每项是真经;党的政策送下乡,干部是群众的贴心人。”

  毛集实验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区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启动民生工程,共实施了35项,涉及教育、文化、医疗、救助等许多领域。为了创新民生工程的宣传方式,区里鼓励和提倡广大文艺爱好者和农民自发创作“顺口溜”,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民生工程的政策要点、实施范围、补助标准、责任主体、管养要求,以及民生工程给群众带来的实惠等。

  据了解,毛集实验区仅2013年民生投入就占全区财政总支出的近80%,从最初解决“生活难、上学难、看病难”,提升到目前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问题,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正如一首“顺口溜”说的:“百姓需求面扩大,资金都由财政拿;惠民工程人人夸,农村不比城里差。”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