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合肥比重超全省四分之一
据《合肥晚报》报道采访获知,到2015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6000亿元,年均实现增长16%,到那时,省会合肥在全省的经济比重将提高到25%以上,总量位次,也将在全国省会城市中跑步前进1-2位。届时,合肥人均GDP将达到15000美元,达到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水平。到那时,合肥城是个啥样子?“城区常住人口突破400万人,建成区面积将扩至4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5%,城乡居民收入将在‘十一五’末基础上,再翻一番”。而合肥周边,将按照10万-20万人口的规模规划试点建设一批镇级市,最终形成一个中心城市、城市副中心和中小城镇共同发展的格局。大合肥,在城市体量和体格上,呼之欲出。
经济圈内将建成城市第二通道
对于普通百姓,未来的美好蓝图,还体现在城市生活的现代化和更加便捷之上。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这样的表述在蓝图上不止一次出现。合肥市发改委介绍,到“十二五”末,将有10条高速铁路和电气化通道在肥交汇,届时,从合肥乘高铁,1小时以内到南京,2小时到武汉上海,3小时到北京。到那时,合肥4E级新桥机场上也将银燕翩然翱翔,区域性航空客运市场人流涌动、货物繁忙。合肥还将改造提升连接周边城市的快速公路网和市内主次干道,建设连接合肥经济圈内的城市第二大通道;合肥港综合码头、水运航道等,也将建设升级,使合肥成为江淮流域的内河航运中心。大合肥,在速度上,一定会逐电追风、云奔雷腾。
大合肥细致入微点滴中
对于普通百姓,未来美好的蓝图,最终必将体现在日子富足与生活安康里。大力发展6个千亿产业,在就业和解决民生上,让更多百姓笑口常开、囊中常鼓。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城市水电气热和公交等市政公共设施向郊县地区的延伸……一系列的动人表述,意味着大合肥在城乡面貌和百姓福祉上,将有惊喜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常常细致入微地包含在每一天的生活点滴中: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学前教育国家级改革试点,逐步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就业和社保体系,人人享有基本保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等。大合肥,必将在每一个日子里,生动如画。
大合肥新规划即将修编
最新一轮区划调整,已然进入了宏观规划调整的工作范围。合肥市发改委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介绍,“此次行政区划调整的实施,使合肥以新的格局,开启了建设与发展的新征程。”该负责人透露,目前,合肥市正在深入积极调研,力图做好“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修订工作,也就是说,随着巢湖划归合肥,刚刚敲定不久的合肥“十二五”规划即将随着区划调整而有所变动,目标就是“努力把合肥打造成泛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新兴中心城市,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阔步前进。”由此,一个崭新而名副其实的大合肥蓝图,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