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拥湖西进”谋求核变纪实
“居巢”而今展新姿
巢湖市位于皖中,濒临长江,因湖得名,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4000多年,古称“居巢”、“南巢”等。现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总人口454万。
巢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距今30-40万年前的和县猿人遗址和距今5000多年的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闻名遐迩。范增、周瑜、丁汝昌、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戴安澜、林散之等名人灿若辰星。
巢湖风景秀丽,以水见长。800平方公里的巢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湖中的姥山岛四面环水、风景秀美。市内由东向西分布着香泉、半汤、汤池三大温泉,富含30多种矿物质。还有太湖山、冶父山、天井山、鸡笼山四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五个天然溶洞。
巢湖物产富饶,资源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水产品,“巢湖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享有盛誉。地下矿藏十分丰富,已探明储量的有34种,其中磁铁矿、硫铁矿、石灰石和石膏矿等储量巨大。
巢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合肥、芜湖、南京“金三角”腹地,长江流经巢湖市182公里,合九铁路及合宁、合巢芜、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可依托合、芜、宁三个航空港和万吨级芜湖外贸码头直达世界各地。
改革开放以后,巢湖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五个县、区均进入全国粮、棉、油百强县行列,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二,蔬菜出口量约占全省的一半,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基本形成电线电缆和电工器材、建材与新材料、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与化工、机械、纺织等六大支柱产业;全市有皖维高新、巢东股份、丰原药业、华星化工四家上市公司,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1家;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框架初步拉开,市建成区面积已达34平方公里,人口30多万。
巢湖是一片开放的热土。巢湖山美、水美、人更美,巢湖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未来!
2011年4月2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环巢湖滨湖大道庐江段开工建设,标志着被誉为“东方日内瓦”的巢湖融入合肥经济圈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据了解,环巢湖滨湖大道庐江段全长26公里,路线起点位于庐江县北部盛桥镇,接即将改建的S316省道,横穿盛桥、白山、同大三镇,终点位于庐江县与肥西县交界的杭埠河,该项目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60公里。一期工程22.18公里,双向四车道,工程投资概算8.5亿元,计划工期三年。
巢湖,地处皖中,襟湖带江,资源丰富,是安徽“金三角”的腹地,素有“东方日内瓦”之誉,也是合肥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圈共舞求“核变”
“合肥经济圈建设全面加速,有利于推动合巢同城化建设和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实现中心城区的外延对接与品位提升。”当谈起建设合肥经济圈对巢湖发展的推动作用时,市委书记陈强说,巢湖等周边圈内城市,只有强化与合肥的“不能同城化、就被边缘化”的危机意识,以“主场主角、决战决胜”的姿态,在与“圈”共舞中共创伟业,才能充分放大合肥经济圈的比较优势,力求在新的国内区域竞争格局中,让合肥经济圈跑出“加速度”,为安徽走在中部崛起前列发挥更大作用。
“六个对接”促融入
2010年,合肥经济圈五市党政领导召开第一次会商会议,达成了五市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巢湖市将如何进行落实?陈强对此表示,这次会商会议是谋划合肥经济圈规划、产业、项目的一次对接活动,可以说,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从巢湖来说,重点是积极推进"六个对接",即以推进各项规划对接为前提,以推进交通路网对接为基础,以推进产业布局对接为重点,以推进城市功能对接为核心,以推进环境治理对接为关键,以推进要素市场对接为抓手。尤其是要素市场对接,这将从近期可以做的、能够很快见成效的工作做起,大力推进圈内城市间社保、旅游、电信、金融、教育、科技、文化等公共服务对接,促进资源共享、功能互补,逐步建立以市场一体化为核心的区域共同市场,推动市场统一开放、高度融合,让资金流、技术流、人员流、产品流等在市场中自由地选择和运作,以大市场促进合肥经济圈的大融合。
“拥湖西进”扩容提质
巢湖作为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的东部组团,必须针对合肥、巢湖两城都是滨湖的特点,围绕"拥湖西进"加快扩容提质。在过去的一年,巢湖市在大招商、大引进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以二坝工业园区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龙头,巢湖承接了上海最大的向外转移的新型化工项目——华谊化工基地项目。华谊项目在一期投资45个亿,整个投资完成350个亿。现在一期即将要结束,投资建设非常顺利,到2011的年底将要投产建 在这个建设过程当中,又引进了美国的一个投资20亿美元的一个项目。投资65个亿的双钱回力轮胎项目即将落地,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巢湖完全可以打造成超500亿的一个工业园区。
滨湖新城的功能定位,与合肥市相呼应、与巢湖老城区相对应、与滨湖特点相适应,体现宜居、休闲、服务的特色。同时,要统筹考虑、系统推进环湖城镇组团建设,加快打造生态良好、设施先进、宜居宜业的环湖城镇群。
两大机遇加快融入步伐
目前,巢湖面面临着 两大机遇,一个是合肥经济圈,怎么样融入城市化的建设,一个是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怎么样来推动巢湖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这两大机遇积极推进了巢湖滨江滨湖新区的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推进了巢湖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加速新型工业的发展;推进了巢湖以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建设,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据悉,“十二五”期间,巢湖市将积极推进"拥湖西进"的大巢城发展战略,力争2015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均翻一番,与4个县城及环湖沿江新城镇组团发展,为实现“十二五”末合肥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占全省比重42%的目标,作出巢湖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