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来自合肥经济圈的报道 > 黄梅戏电影《六尺巷》将登陆央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黄梅戏电影《六尺巷》将登陆央视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5/11 0:37:2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黄新德担纲主演

据中安在线消息:一部以我省桐城“六尺巷”故事为原型的黄梅戏电影即将亮相央视电影频道。9日,大型黄梅戏数字电影《六尺巷》在桐城市举行首映式。据悉,该片近期将正式登陆安庆各大影剧院以及央视和省级电视播出平台。
大型黄梅戏数字电影《六尺巷》由桐城市人民政府、安徽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电影制片厂)、央视电影频道、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联合投资摄制,并已获准参与电影“华表奖”的申报。该片由舞台剧《槐树谣》的作者王训怀担任编剧,由拍摄过多部知名戏曲影视剧的潘明光、苑原担任导演,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黄新德担纲主演,集合了安徽最强的作曲、美术、摄影等影视创作阵容,在戏曲影片的本体回归以及戏曲影片歌舞化等方面都有成功的探索,保证了该片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上得到了较好的统一。
在首映现场,面对媒体的“追逐”,主演韩再芬显得非常低调,她希望媒体把焦点更多的关注在新人身上,“希望你们能多多关注年轻演员,好好爱护他们,只有新人出来了,黄梅戏才能得到更好传承。”而说起一直坚守了30多年的黄梅戏事业,韩再芬笑着说“听黄梅戏就像喝了杯绿茶,需要坐在家里慢慢品的。”对于“黄梅戏电影”这种表现形式,韩再芬感慨地说,“早期的黄梅戏就是因电影走入千家万户的,我们这一代演员也是通过电影、电视让大家熟知,在现在戏剧电影产量锐减的情况下,还能继续拍摄黄梅戏电影,应该让很多黄梅戏演员受到鼓舞。”
据导演潘明光介绍,为了让黄梅戏优美的唱腔在诗意的故事背景中得到抒发,此次拍摄,剧组耗巨资在徽州古民居博物馆搭建营造了主场景 “六尺巷”,又辗转呈坎、岩寺、徽商大宅院、桐城市等有着浓郁徽文化特色的景点取景,以打造景虚实结合的效果。“由于电影是去年12月份在黄山外景地开拍,但为了不影响画面效果,演员们都在嘴里含块冰,以减少出现哈出的白气。要我说花絮故事,看起来有趣的其实都是辛苦的。”
         (宋艺)
影片《六尺巷》故事梗概
黄梅戏数字电影《六尺巷》说的是一段在桐城、安庆、安徽乃至全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历史美谈,六尺巷的故事由来就是道出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的美德,清朝期间,桐城籍宰相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因家宅院墙的位置问题起了争执,互不相让。张英在家书中得知此事后,将家书寄回,并附上一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后愧疚万分,于是主动将相邻的院墙由原先位置往回撤了三尺,而此谦让之举也让邻居吴氏受到感动,也主动将院墙回撤三尺,从而在两家院墙中间留下了六尺宽的一条小巷,遂以“六尺巷”为名。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