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合肥5月9日专电(记者 卢尧)工信部日前下发“关于同意安徽省合肥市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批复”,合肥市和长株潭城市群、广西柳(州)桂(林)、沈阳、陕西西(安)咸(阳)、兰州、昆明、郑州等8个市(地区),成为第二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
据合肥市经信委张作清副主任介绍,今年合肥市“两化融合”四项重点任务为:
一是推动汽车行业产业链协同。以龙头汽车企业为载体,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整车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等业务协同。推动汽车协同研发平台建设,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能力。
二是积极推动家电行业物联网应用。鼓励重点家电企业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展物联网业务,提升家电产品智能化水平。推广家电整机研发和面向产业链的第三方协同服务平台。
三是推进桃花工业园“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建设,编制“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建设指南,探索形成一个示范标杆、一个建设标准和一套公共服务模式。并扩大示范园区范围,推动区域“两化融合”。
四是制订市、县区(开发区)两级政府部门的综合评价考核标准,组织开展年度考核工作。
2008年3月起,工信部先后评选上海、重庆、广州、青岛、南京、内蒙古呼包鄂地区、珠三角地区、唐山暨曹妃甸等8个市(地区)为第一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各试验区把“两化融合”作为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提升产业能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有效促进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快了新型工业化进程。
2009年合肥市正式申报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一年多来,合肥市经信委从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典型示范、项目带动等入手,积极探索推进两化融合新路径。编制了“十二五合肥市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规划”、先后组织实施了重点行业信息化改造项目86个,启动4个示范工程、100个示范项目以及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和中小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
江淮汽车等20户企业被评为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桃花工业园为市级“两化融合”示范园区。中兴继远、格力电器、江淮汽车以及桃花工业园都针对各自的特点,积极探索“两化融化”的路线图,全市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合肥市经信委介绍,为全面落实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加快全市“两化融合”进程,合肥市经信委将按照工信部、省经信委的部署和要求,突出重点,明确突破口,抓紧完善试验区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积极采取可行措施,努力在“两化融合”工作中作出实效。
一是构建有效的推进保障机制,推动政策、资金向“两化融合”倾斜;二是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环节得到充分有效应用;三是注重典型示范,形成分层推进;四是创新评估机制,强化绩效评估和目标考核;五是强化宣传培训,营造推进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