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来自合肥经济圈的报道 > 合肥经济圈轨道交通今年落笔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合肥经济圈轨道交通今年落笔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3/25 8:48:3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今年,合肥将投入613.26亿元,继续对合肥的交通路网、园林绿化等工程进行大刀阔斧地建设。除了合肥城区的一批路桥工程外,今年还将启动合肥经济圈城市的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工作。这意味着,不远的将来,淮南、巢湖等地的市民就可以坐着轨道交通工具,直达合肥市区。

  经济圈“轨交”今年规划

  昨天,在合肥市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合肥市长吴存荣表示,今年合肥大建设“不差钱”,只要是合理、科学的建设,将全部由政府“买单”。

  “今年合肥大建设的综合交通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推进一批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昨天,合肥市城乡建委主任常先米介绍,合蚌客运专线、合肥铁路南站迁建、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和南客站、合福客运专线等工程的建设正在进行,其中部分工程今年将能建成运行。

  在此基础上,合肥今年将继续开工一批区域性交通枢纽工程。其中商杭客运专线、合安城际铁路、宁西铁路增建二线和合肥西站改造项目争取在年内开工。

  另外,今年合肥还将谋划合肥经济圈城市之间的区域性交通问题。“今年将启动合肥经济圈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前期工作。”常先米说。这意味着,未来合肥和淮南、六安、巢湖、桐城之间将有轨道交通相连,经济圈城市里的居民能更加方便快捷地互相“串门”。

  除陆地交通将更发达外,合肥的“海空”交通也将扩容。正在建设的新桥国际机场将于今年6月完工,机场高速也将加快建设脚步。合肥综合港码头今年将得到完善,派河港区和合裕航道疏浚等项目也会开工。

  徽州大道高架年内开建

  走在合肥城区,各种工程的建设场面虽对交通有不小影响,但也让人期待不已。四座高架同时建设的场面在合肥建设历程中绝对称得上壮观。不过除了这些,今年还有一批路桥工程要开工。“城区的路网建设今年会加快脚步。”合肥市城乡建委主任常先米介绍,除了高架桥工程,今年将重点打造一批城市主干道路。

  按照计划,裕溪路高架和南北高架将在今年“五一”实现桥上桥下双贯通,而已经开工建设的合作化南路高架和包河大道高架也要加快速度,争取9个月完工。此外,今年还将开工建设阜阳北路、铜陵路等高架工程,徽州大道高架也加入了今年高架桥建设“大军”。至此,合肥已建成2座高架,正在建设4座高架,即将开建的高架还有4座。

  此外,胜利路畅通工程、淮海大道、铜陵北路、方兴大道、龙岗路、新安江路东沿、临泉东路、宿松路、怀宁路等一批城市主干道路的建设,将使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之间的交通更方便。而随着高铁站片区、森林公园和北货场等开始规划,这些区域的路网也开建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支路网也将适时动工。

  水、电、气、热都“扩容”

  在合肥建设部门今年的工作计划中,除了综合交通和城市建设外,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将为市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在现有水源地的基础上,将建设龙河口等新水源地,还将把泉水引入城区。”常先米介绍,除了“引泉入城”等城市新水源的开发,还将扩建六水厂、新建七水厂。供水管网的扩大,将使合肥日供水能力新增15万立方米,达到日均供水130万立方米。

  除了扩充水源,热源也将增加。今年将启动北区热源、垃圾焚烧发电、管网联通、南区换热中心、安能老体改造5项供热工程建设,城市集中供热覆盖面将随之扩大。建成后,合肥蒸汽供应能力将新增150吨/小时,可满足更多市民的取暖需求。

  此外,供电部门将筹划在异地建设电源点,未来合肥将能用上淮南直供的电。天然气管道也将增加260公里,清洁能源可覆盖更多区域。

  “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将向农村和工业园区延伸。”常先米表示,大建设步伐加快,公用事业的服务保障也要跟得上,水、电、气、热服务网络的完善和延伸,既能保证居民生活需求,也可满足工业发展需要。

(来源:中安在线 记者吴碧琦)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