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淮晨报》消息:合肥“十二五”规划蓝图中,有哪些新鲜的内容?借着新闻发布会的机会,记者带您提前感受。
轨道交通建设日程提前
大家都知道,合肥即将跨入“轻轨时代”了,正在抓紧建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让合肥市民翘首以盼。
合肥市发改委主任王厚亮告诉记者,配合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发展需要,合肥其他几条轨道交通也将会提前启动。“原本合肥的轨道交通2号线计划在2013 年~2014年前后实施,现在我们力争今年就启动2号线。”王厚亮说,同公交、出租车系统相比,未来轨道交通将为合肥的公共出行挑起“大梁”。
除此之外,在“十二五”期间,合肥通往经济圈内其他4个地市的城际轻轨都将开通;合肥至南昌、合肥至南京也将力争建成城际轻轨。
合肥“内循环”会更通畅
城市规模扩大,带来的好消息是大城市各方面的实力都会提升;坏消息是,大城市一不小心就容易患上各种“城市病”。
“在发展合肥城市规模的同时,也会特别注意防止‘城市病’出现。”王厚亮说,比如在城市“堵病”方面,合肥将首先致力于疏通城市的“内循环”。
“火车站、出城口,这些城市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的连接部位,最容易拥堵。”王厚亮表示,合肥就将通过规划和建设,提前给这些交汇点打上“预防针”。
说到城市“堵病”,王厚亮联想到了北京义庄的潮汐现象。“早晨住在这里的人都往城区挤,晚上又蜂拥回来休息,义庄外围一到早晚高峰就超级堵。”王厚亮表示,在合肥的“十二五”规划中,将肥东、肥西县城等4个城市副中心规划成具备完整的城市功能,人们吃饭、住宿、上班、娱乐、购物等都可以在副中心完成。
合肥南站可比肩虹桥站
借着新闻发布会的机会,王厚亮还透露了高铁南环线合肥南站的最新规划进展情况。
“合肥南站规划是从武汉请的设计院做规划设计,前后听了好几次专题汇报,就是为了将合肥南站与现有交通良好对接。”王厚亮告诉记者,考虑到将来在合肥南站会有三条高铁线路通过,地面还有长途汽车站、出租车站等,年均人流量约在3000万人次,合肥特别预留了4条轨道交通交汇线,并预留了5000万人次流量的设计规模。
记者了解到,这样的设计规模,在华东地区已经完全可以与上海的虹桥站相媲美了。“为防止将来人流量、车辆数量扩大,在高铁站片区,还特别预留了大量的绿地,方便进行再拓展和再改造升级。”王厚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