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线讯 为加速安徽崛起,省委省政府画了一个“圈”——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五市共建,宛如一只手的五个手指握在一起,形成更强大的“拳头合力”,打造出一个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圈品牌。
规划引领,经济圈试水“规划联席”
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五市共同开展了对《安徽省会经济圈规划纲要》(2007-2015年)修编工作,编制完成了《合肥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修编(2011-2015年)草案》,同时,还编制了合肥经济圈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县域经济发展等专项规划。下一步,将积极争取省里批准这些规划,加快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再上新台阶,把合肥经济圈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圈品牌。
基础设施先行,经济圈“芳容初现”
交通方面,合肥开工建设新桥机场及机场高速连接线工程,预计2012年春节前完工;东向巢湖,全面完成合马路改造,开工建设裕溪路高架桥,积极推进环巢湖公路建设;西向六安,合六路出入口改造、合六叶高速及长江西路高架建成通车;北向淮南,全面推进改造合水路,合淮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合肥港综合码头、派河码头建设,启动了合裕及派河航道建设。
供水方面,合肥市供水集团对巢湖自来水项目进行并购,积极参与六安自来水项目招标洽谈,加快推进合肥备用水源地项目调研论证;通信方面。
此外,合肥经济圈还启动了信息一体化建设,完成了合肥、六安、巢湖三市广电网、计算机网、电信网“三网融合”的前期调研工作。
产业互动发展,连成“同心圆”
合肥市主动开展与圈内城市产业融合对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江汽集团、丰乐种业等一批工商企业到圈内城市投资发展。积极推进农超对接、早餐工程、贸易展览会等合作发展,活跃城市间商品市场。积极推进与六安、巢湖、淮南旅游合作机制建设,开通旅游购物节与经济圈内各城市的旅游直通车。
环境同治,共创一片“蓝天”
合肥与圈内城市共同签署了《巢湖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注重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投入,先后推进实施四里河、板桥河等综合治理和截污工程建设,大大提高了城市环境承载力,改善了巢湖及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建成年处置能力2。1万吨的合肥危险废物处置二期工程,满足了周边9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理需求,有效保障了区域环境安全。
同声音宣传推介,共塑“经济圈”品牌形象
合肥市会同圈内各市合作开展了“打造省会经济圈、推进安徽新跨越”理论研讨暨合淮同城化高峰论坛等一系列研讨活动,引起了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牵头编辑出版了两期《中国省会经济圈蓝皮书——合肥·六安·巢湖发展报告》;在合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合肥)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洽谈会暨省会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合作论坛,共同探讨了区域发展的途径;五市媒体联合推出《合肥经济圈》栏目,打造高端宣传平台,对经济圈五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进行全方位、高层次宣传,营造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良好氛围。
(戴小花 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