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群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的学生携手来到淮河岸边,深入实地了解淮河水质,并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母亲河”淮河环保志愿服务。
7月4日一大早,15名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大一、大二的学生在凤台县环保局门前整装待发,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旗帜,脸上洋溢着蓬勃的朝气。有几位从来没有见过淮河的同学显得十分期待,他们不断催促着司机赶紧发车前往目的地。
9时整,汽车发动,在凤台县环保局纪检书记毛新陆的带领下,15名大学生前往淮河第一峡——硖山口,同学们此行是为了采集淮河水的水样,为日后收集数据、采写调查报告做准备。
经过20分钟左右的车程,同学们到达目的地。沿着小山的台阶拾级而下,不多久,壮美的淮河风光便展现在同学们眼前。
随后,学生们立即开始动手采集淮河水样,他们将在凤台县环保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对所采样的淮河水进行水质检测分析。同学们告诉记者,实践活动结束后,他们将根据检测出的数据,并结合淮河凤台段附近的厂矿分布情况,对淮河水质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为日后保护淮河工作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15名大学生都是安师大环境与健康协会的会员,暑假前期,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这15名会员组成了“保护母亲河”淮河环保志愿服务队,并于7月2日抵达凤台县,开始开展为期一周的志愿活动,这也是他们暑期“三下乡”活动的主要内容。
图为学生在淮河岸边采集水样。
(记者 张春翔 摄影报道)